字典帮 >古诗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3

离鄞至菁江东望

宋代  王安石  

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离鄞至菁江东望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离鄞至菁江东望翻译及注释

诗词:《离鄞至菁江东望》
作者:王安石(宋代)
译文:
村落萧条夜气生,
侧身东望一伤情。
丹楼碧阁无处所,
只有溪山相照明。

诗意和赏析:
《离鄞至菁江东望》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夜晚寂静萧条的乡村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伤感情绪。

诗的开头,“村落萧条夜气生”,描绘了村落的凄凉景象,暗示着乡村的冷清和沉寂。夜晚的寒气使人感到冷冽,萧条的气氛更加浓厚。

接着,诗人倾身向东望去,表现了他内心的伤感情绪。这种侧身东望的动作,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在乡村生活中的孤寂和无奈。

下半首,“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描绘了远处的山川景色。丹楼碧阁是富丽堂皇的建筑,但在这个荒芜的乡村里却无处可寻,只有溪水和山岭相互映照,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的避风港,他在寂寥的乡村里寻找到了一丝慰藉和安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凄凉和作者的伤感情绪,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通过溪山的对比,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亮色。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方面都显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才华和对于生活的感悟。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离鄞至菁江东望拼音读音参考

lí yín zhì jīng jiāng dōng wàng
离鄞至菁江东望

cūn luò xiāo tiáo yè qì shēng, cè shēn dōng wàng yī shāng qíng.
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dān lóu bì gé wú chǔ suǒ, zhǐ yǒu xī shān xiāng zhào míng.
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


相关内容11:

山鸡

徐熙花

戏长安岭石

示宝觉二首

送周仲章使君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筹思亭
    昔人何计亦何思,许国忧民适此时。寓兴中园为远趣,托名华榜有新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
  • 送王郎中知江阴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
  •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音容无处所,彷佛寄......
  • 秦淮泛舟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泝午潮。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 招元度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 悟真院
    野水从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