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折杨柳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9-08

折杨柳五首

宋代  曹勋  

折杨柳  

折杨柳,灞桥西,去日同君上柳堤。
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

折杨柳五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折杨柳五首翻译及注释

《折杨柳五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灞桥西折杨柳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折杨柳,灞桥西,
去日同君上柳堤。
闻道将军得天马,
归时芳草正萋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灞桥西折杨柳的情景。诗人与朋友一同登上柳堤,品味昔日的美好时光。听说将军得到了一匹出色的天马,回归故乡时,芳草青翠欲滴,春意盎然。

赏析:
《折杨柳五首》通过折杨柳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归乡的渴望之情。首句“折杨柳,灞桥西”,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灞桥西的杨柳成为了表达情感的载体。接着,“去日同君上柳堤”一句,诗人与朋友在柳堤上共同回忆往事,共享美好时光。这里的“君”可以指朋友,也可以指亲密的爱人,表达了情感的亲密和共鸣。

接下来的两句“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通过将军得到天马的传闻,进一步渲染了归乡的喜悦与期盼。将军得到天马,象征着荣耀与胜利,这样的消息无疑让归乡之人更加激动。最后一句“归时芳草正萋萋”,以形容词“萋萋”描绘了春草的蓬勃生机,与归乡者的喜悦心情相呼应,使整首诗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和归家的温馨。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具体场景和情感寄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归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整体氛围温暖而欢愉,给人以愉悦和共鸣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

折杨柳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é yáng liǔ wǔ shǒu
折杨柳五首

shé yáng liǔ, bà qiáo xī, qù rì tóng jūn shàng liǔ dī.
折杨柳,灞桥西,去日同君上柳堤。
wén dào jiāng jūn dé tiān mǎ, guī shí fāng cǎo zhèng qī qī.
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


相关内容11:

题唯庵后大松

休致后效乐天体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和李判院见贻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泉州延福寺壁
    春深犹未试春衣,漠漠轻寒酒力微。堪笑杨花太轻薄,淡烟细雨不教肥。...
  • 小游仙三首
    九霄风静夜沉沉,由籁虚徐度玉音。好是太真歌未阙,飞烟遥上郁华林。...
  • 次蔡瞻明题南园
    小亭倚山肋,东望渺云海。松萝翳窗户,披拂大块噫。细路窘步武,幽花植渊隘。邻有长者辙,乃幸接......
  • 补乐府十篇·帝高阳氏之乐歌
    悠悠上天,罔不覆护兮。芸芸动殖,靡不康阜兮。三光全兮,五谷熟兮,神顾歆兮,吾人昌兮,维上帝......
  • 过处和赏荼醾
    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归来尚带荼醾露,梦想犹闻佩......
  • 新秋自喜信笔
    袅袅秋色来不悭,翩翻落叶铺阑干。藏莺杜燕圃中静,庐叶藕花波水寒。我生逢辰似陆贾,老去恨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