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本合居岩岭。
聊问支郎分半境。
残年藜杖与纶巾,八尺庭中时弄影。
呼儿汲水添茶鼎。
甘胜吴山山下井。
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此诗《青墩僧舍作》是陈与义所写。他原本居住在岩岭上,现在来到这里问支郎(指题诗人)如今的境况。他已经年迈,手拿藜杖,身穿纶巾,经常在八尺庭院里捉迷藏玩弄影子。他呼唤着儿童汲水,为他添茶。他享受了比吴山下的水井更甘甜的水。他用一小碗清晨的露水和一炉云雾来表达他对这个平凡的日子的珍惜,而这个日子也将成为他人生永恒的记忆。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日子的推崇。他在退休后来到了这个僻静的山间小屋,享受着恬静宁和的生活。他所做的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在他的眼中,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珍贵。他用简单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读者。
他在诗中所说的“玉楼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代表着生活的美好和简单。他认为,即使是平凡的日子,也不会浪费。在平静的生活中,他能够发现美好,享受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珍爱。整首诗虽然简单,却完美地传达了这种思想和情感。
玉楼春(青墩僧舍作)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