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雷乡张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曹松
2025-09-10

赠雷乡张明府

唐代  曹松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赠雷乡张明府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赠雷乡张明府翻译及注释

赠雷乡张明府

凭君论得失,岂意宦游身。
应知双目白,不独重底深。
鳞鳞酬酢素,蓬蓬供草金。
所以愁寒瘦,空闻邺水吟。

中文译文:

赠送给雷乡张明府

凭着你来评判得失,真不想到我官场生涯。
你应该知道那双眼皮已经白了,但并不只是底色凹陷。
在桌前积硫磺,草草供奉金宝。
那是让我忧虑而徒瘦的原因,空听到了远方邺水的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写给雷乡张明府的赠诗。诗人在赠送的同时,也借此吐露了他在官场生涯中的无奈和愁绪。

诗人以自身官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痛苦。他认为在官场上,得失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但这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用“君”称呼雷乡张明府,显示了对对方的尊敬和仰慕,但又以“凭君论得失”开篇,表明他并不认同世俗的评判标准。

诗人用“双目白”来形容自己的眼睛,暗指自己的容貌已经老去。然而,他强调“不独重底深”,意味着他追求的是内在的深度和品质,而非外表的容貌。

诗中的“鳞鳞酬酢素,蓬蓬供草金”是指他勉力支撑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用辛苦劳作来供养家人,但却因此而愁苦、瘦弱。“邺水吟”则是来自他远离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官场生涯的痛感,诗人以真诚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真正的品质和追求。这首诗以一种平实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赠雷乡张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léi xiāng zhāng míng fǔ
赠雷乡张明府

rèn guān zhēng zhàn hòu, dù rì jì xián shēn.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fēng juǎn hái gāo kè, fēi shū wèn yě rén.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fèi tián jiào zhǒng gǔ, shēng lù qiǎn xún xīn.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ruò qǐ chái sāng xìng, wú xiān lù jiǔ jīn.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相关内容11: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

题岳州僧舍

赠兴善彻公上人

送行脚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知己赴任华州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县,河声聒......
  • 感怀(一作感情)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
  • 画山水图答大愚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
  • 吊侯圭常侍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涪江吊孤冢,片月下......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
  • 失题
    春泪烂罗绮,泣声抽恨多。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一朵花叶飞,一枝花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