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吊侯圭常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洞
2025-09-06

吊侯圭常侍

唐代  李洞  

乐府  爱情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吊侯圭常侍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吊侯圭常侍翻译及注释

吊侯圭常侍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中文译文:

吊侯圭常侍

我尊重君赋诗之才,君也称赞我解读诗意。
三次在大殿中拜见,四方万物都感同身受。
挂起影子用作僧人挑灯照明,名字传世像鹤舞拂去碑上尘土。
在涪江吊祭孤冢,月亮微弱地照耀着峨嵋山。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李洞写给朋友侯圭常侍的挽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记忆。诗中以对双方才学的赞美和欣赏为起点,表示彼此的相知相惜。在诗中,作者用意境丰富的描述来表达友情的真挚和深厚。

首字句“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表达了作者对侯圭常侍文学才华的称赞,同时也表达了他能够理解和欣赏侯圭常侍创作出的诗歌。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双方互相赞赏和信任的情景,“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在这里,三堂指的是双方见面的次数,表示双方的交往,四海指的是双方朋友圈的广泛,也表达了双方心灵相通的意思。

接下来的两句“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使用了意境鲜明的描绘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侯圭常侍的赞美。影挂僧挑烛,形象地描绘了侯圭常侍的才情和学识传播的场景;名传鹤拂碑,象征着侯圭常侍的声名在文学圈中流传,并且具有洗涤塵俗的美意。

最后两句“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是作者为亡朋友表达哀思,描述了在涪江吊祭孤冢和峨嵋山下的情景。这里的片月下峨嵋,形容了山中的安详与宁静,也寄托了对逝去朋友的思念。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熟悉而华丽的表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朋友的哀思,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侯圭常侍才华的赞赏和对朋友关系的怀念。

吊侯圭常侍拼音读音参考

diào hóu guī cháng shì
吊侯圭常侍

wǒ zhòng jūn néng fù, jūn bāo wǒ jiě shī.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sān táng yī bài yù, sì hǎi liǎng xīn zhī.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yǐng guà sēng tiāo zhú, míng chuán hè fú bēi.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fú jiāng diào gū zhǒng, piàn yuè xià é méi.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相关内容11: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

题岳州僧舍

赠兴善彻公上人

送行脚僧

哭陈陶处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雷乡张明府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若起柴桑兴,无先漉......
  • 和知己赴任华州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县,河声聒......
  • 感怀(一作感情)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
  • 失题
    春泪烂罗绮,泣声抽恨多。莫滴芙蓉池,愁伤连蒂荷。一朵花叶飞,一枝花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
  • 寻山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如知巢与许,千载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