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杨维桢
2025-07-24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元代  杨维桢  

淮南八月雁初过,奉使槎回乌鹊河。
十里杨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无多。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翻译及注释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中文译文:
淮南八月雁初过,
奉使槎回乌鹊河。
十里杨州花底散,
五陵年少已无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淮南地区八月初的景象。诗人作为负责使命的使者,乘着小船返回乌鹊河,欣赏着杨州处处绽放的花朵。然而,他也感叹时间的流逝,五陵之地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这首诗词以秋季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雁群归来、杨州花开等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述淮南地区的景色,诗人巧妙地展示了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消逝。

诗中的“淮南八月雁初过”描绘了淮南地区初秋时分雁群南飞的景象,给人一种季节转换和时光流转的感觉。而“奉使槎回乌鹊河”则展示了诗人作为使者返回故乡的情景,给人一种回归和安定的意象。

接着,“十里杨州花底散”描绘了杨州地区盛开的花朵,以及花瓣飘落的景象。这一景象传达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和短暂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最后一句“五陵年少已无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感叹。五陵指的是古代的贵族陵墓,年少代表年轻人。诗人感叹年轻人已经不多了,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感慨。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共鸣。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拼音读音参考

wú yǒng shí zhāng yòng yùn fù zhèng zōng jià gé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huái nán bā yuè yàn chū guò, fèng shǐ chá huí wū què hé.
淮南八月雁初过,奉使槎回乌鹊河。
shí lǐ yáng zhōu huā dǐ sàn, wǔ líng nián shào yǐ wú duō.
十里杨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无多。


相关内容11:

虞丘孝子词

清塘曲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君家曲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临海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归雁吟
    江南荷叶黄,见尔来江乡。江南春水暖,归路同天远。春复秋,秋复春,南来北往多苦辛。沤为友,鹭......
  •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
    天山乳凤飞来小,南渡衣冠又六朝。劫火自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
  • 弁峰七十二
    弁峰七十二,菡萏开青冥。穷探最绝顶,龙舌呀岩扃。高源下绝壁,海眼涵明星。毒龙戏珠玉,残唾吹......
  • 鲛人曲
    鲛人居,钱塘湖。自从剑客过湖去,世人不识真仙儒。灵丹掷湖水,湖水清如酤。江妃惜不得,贮在明......
  • 征南谣
    钱塘江头点行军,大嫂金鼓声殷殷。千里万里鸡犬绝,杳杳南国深蛮云。蛮邦父母若不仁,九重天子深......
  • 邯郸美人
    裙翻柳脚垂青空,水花吹乱秋芙蓉,须臾气喘如渴虹。如渴虹,索银瘿;转辘轳,饮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