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潇湘八景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基
2025-09-06

潇湘八景

明代  杨基  

右烟寺晓钟。
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
¤

潇湘八景作者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潇湘八景翻译及注释

《潇湘八景》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潇湘地区的景色和生活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右烟寺晓钟。
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

诗意:
《潇湘八景》以诗人杨基的视角,描述了潇湘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冬日的生活场景。诗中描绘了晨钟声、风吹瑞雪、江河寒冷、渔民捕捞冰块、沙滩上的一片白色迷雾和家中的灯火,通过这些景物和情景,传达了冬日的寒冷、宁静和孤寂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对潇湘地区冬日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右烟寺晓钟”使人感受到清晨钟声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一个新的一天的开始。接着,诗人通过“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表达了寒冷的气氛,风吹动着飘落的雪花,江面几乎凝结成冰。

诗中的“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描绘了冬日里勇敢的渔民们在寒冷的江面上努力捕捞冰块的场景,显示了他们不畏严寒的勇气和辛勤工作的态度。

最后两句“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展示了沙滩上一片白色的迷雾,以及在寒冷的冬夜里,家中的灯火温暖的一幕。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冷冽的自然景色和温暖的家庭氛围,传递了一种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潇湘地区冬日景色的变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们对抗寒冷的勇气。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人情味,表达了对家人和温暖的思念和向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思绪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共鸣。

潇湘八景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xiāng bā jǐng
潇湘八景

yòu yān sì xiǎo zhōng.
右烟寺晓钟。
fēng lǎn ruì huā wǎn, jiāng hán bō yù níng.
风揽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dòng jiāng yè yú zhě, guī zài yī chuán bīng.
冻僵业渔者,归载一船冰。
yī bái mí shā zhǔ, chái fēi rèn yǒu dēng.
一白迷沙渚,柴扉认有灯。
¤


相关内容11:

上巳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春江花月夜(二首)

感怀(十四首)

宫妃夜游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立秋日怀方员外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
  • 恩仇
    恩多成怨,悔只悔,当初不识风流面。恩变作仇,顿忘了神前咒,她待要罢手,我何曾开口。...
  • 思秋香
    想煞你,当初一见好至诚。想煞你,身材苗条脸儿俊。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联吟。想煞你,叫着小名儿......
  • 枯木图
    枯木萧疏下夕阳,漫烧飞叶煮黄鲿。与君且作忘形醉,明日驱驰汗浣裳。...
  • 花开
    花开醉不休,花谢莫深愁。纵使花长在,东风也白头。...
  •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柴门斜对曲江头,农具渔罾晚自收。细雨短莎寒似腊,淡烟新柳暝如秋。鸥能来往缘曾识,莺或丁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