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成相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7

成相院

宋代  王之道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
不知幽人居,便家乱峰峙。
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
幸获听潺湲,何妨濯清泚。

成相院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成相院翻译及注释

《成相院》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
不知幽人居,便家乱峰峙。
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
幸获听潺湲,何妨濯清泚。

诗意:
《成相院》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诗人接受邀请前往山前的成相院游览。他赞美了山前茂密的松树,并表达了对幽居者的好奇。诗人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家",形容其与山峰融为一体。在新晴的天气下,翠绿的景色仿佛在眼前泼洒,热浪让人感觉身上的汗水洗净了尘埃。诗人幸运地聆听到潺潺水声,不禁想要沐浴于清泉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画面。首句"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直接将读者带入山前的景色中,罗列了茂密的松树,以及朋友的邀请。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幽人居,便家乱峰峙"揭示了诗人对于幽居者的好奇,将他们与山峰相比,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接着的两句"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通过形容景色和气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炎热的夏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最后两句"幸获听潺湲,何妨濯清泚"表达了诗人幸运地聆听到潺潺水声,渴望沐浴于清泉之中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清新、洁净的追求,以及对幽居者的好奇和羡慕之情。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闲适的感觉,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一丝宁静和慰藉。

成相院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xiāng yuàn
成相院

shān qián luó wàn sōng, yāo wǒ xíng shù lǐ.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
bù zhī yōu rén jū, biàn jiā luàn fēng zhì.
不知幽人居,便家乱峰峙。
xīn qíng cuì shì pō, zhà rè hàn rú xǐ.
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
xìng huò tīng chán yuán, hé fáng zhuó qīng cǐ.
幸获听潺湲,何妨濯清泚。


相关内容11:

塞垣春

月台

江神子/江城子

如梦令

过邓步和张叔元见赠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谒金门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
  • 次韵和朗公见赠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嶷。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红尘策马殊无味,碧杖移僧自......
  •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衰年因羁旅,百念日萦绕。著龟亦何知,夏来又将老。出处稍不慎,远志成小草。堂阴有孤芳,纷葩照......
  •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 落梅入砚池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 烛影摇红
    飞尽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