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8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宋代  王之道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
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翻译及注释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乌江道上听到杜鹃鸟的啼声时所产生的感慨和思绪。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麻叶茂盛,小麦长得茂密肥美,
杨花随风飘舞,其中传来杜鹃的啼声。
因为思念故乡,我仍未能回去,只能写下这篇赋文,
我惭愧自己与东坡相比,他可以用雨水耕作整块田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在乌江道上听到杜鹃鸟的啼声为线索,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自己在文学上的无奈感。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农田的景色,麻叶茂盛,小麦长得茂密肥美,展现了丰收的景象。第二句通过杨花随风飘舞,并传来杜鹃的啼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杜鹃鸟鸣声的优美动听。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由于思念故园,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回去,只能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惭愧地提到了东坡,指的是文学家苏东坡,他以他的才华和作品闻名于世。与苏东坡相比,作者感到自己在文学上的无奈和不足,因为他只能写下这篇赋文,而东坡却能以雨水来耕作他的田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景色、杜鹃鸟鸣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同时,通过自比东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文学上的自谦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美好的田园景象,并通过情感的抒发和自我反思,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的思考。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wū jiāng dào zhōng wén dù juān yǒu gǎn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má yè péng péng xiǎo mài féi, yáng huā fēng lǐ dù juān tí.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
gù yuán shàng zǔ guī lái fù, cán kuì dōng pō yǔ yī lí.
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相关内容11:

月台

江神子/江城子

如梦令

过邓步和张叔元见赠韵

太湖呈邵公晋沈元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成相院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不知幽人居,便家乱峰峙。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幸获听潺湲,何妨濯......
  • 谒金门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
  • 次韵和朗公见赠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嶷。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红尘策马殊无味,碧杖移僧自......
  • 落梅入砚池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妬新妆。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
  • 烛影摇红
    飞尽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
  • 挽少师相国李公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中夜飞雷砲,平明破火船。如公真徇国,绘像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