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孤山诗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智圆
2025-11-29

孤山诗三首

宋代  释智圆  

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孤山诗三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孤山诗三首》

仙贪湖西见,
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
秋碧礙空虚。

竹荫高僧塔,
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
此处合藏书。

【中文译文】
仙人贪恋湖西的美景,
湖西的景色美不胜收。
春天融化迎接黎明的阳光,
秋天的湖水碧绿遮挡了虚无的空旷。

竹林为高僧的塔提供了遮荫,
云雾迷失了隐居的士人的住处。
史迁若是今天在世,
他将会在这个地方合著藏书。

【诗意和赏析】
《孤山诗三首》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孤山为背景,旨在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对文化的珍视。

诗的开篇,“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表达了仙人对湖西景色的向往,湖西的美景令人陶醉。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通过春天的融化和秋天的碧绿,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世间事物的无常。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下一联,“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以竹林和云雾来描绘高僧和隐居士人的生活环境。竹林为高僧的塔提供了清净的环境,云雾则遮掩了隐居士人的住处。这两句表达了对修行和隐逸生活的推崇,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一句,“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既是一种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将史迁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书籍珍藏的重视。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美景、季节变迁、修行隐逸和文化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诗人呈现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卷,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美好。

孤山诗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gū shān shī sān shǒu
孤山诗三首

xiān tān hú xī jiàn, hú xī jǐng yǒu yú.
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chūn róng yíng xiǎo rì, qiū bì ài kōng xū.
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
zhú yīn gāo sēng tǎ, yún mí chǔ shì jū.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shǐ qiān jīn ruò zài, cǐ chù hé cáng shū.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相关内容11:

湖上望月二首

经锄

郑主簿宅看雪访梅听僧抚琴偶成四韵倩萧中立

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

冬日南谷读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山居偶成
    世上喧哗耳不闻,烟萝深处绝人群。岁寒弗改怜高柏,舒卷无机爱白云。闲采药苗医故疾,旋编红叶写......
  • 拟卜居
    向来为客爱塘村,几度天边入梦魂。恰到塘村心已懒,不知何处立柴门。...
  • 寄题虎丘山
    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駮生公讲石幽。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
  • 寄石城行光长老
    幽栖尘想绝,岩阁倚杉松。吟思禅中尽,霜髭病后浓。溪闲澄夜月,山静答秋钟。寂寞怀高趣,残阳独......
  • 福州城北吴氏新楼之作
    千山匼匝绕三山,尽属危楼一觑间。云汉星辰谁道远,邻家花木不容悭。凭栏要取西湖尽,落叶尤宜朔......
  • 玛瑙坡四咏
    玛瑙坡前石,坚贞可补天。女娲何处去,冷落没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