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冬狩行(唐·杜甫)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18

冬狩行(唐·杜甫)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冬狩行(唐·杜甫)
释义
冬狩行(唐·杜甫)
  押东韵  
题注: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引用典故:乘骢 五马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𡾋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一作候)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评注
《杜臆》
禽兽毙尽,百里山空,已无剩语,而忽入“鸲鹆”,法奇而意足。
《杜诗详注》
胡夏客曰:《冬狩行》因校猎之盛,思外清西戎,内匡王室,视他题他篇之忧国者,尤为切贴矣。
《唐宋诗醇》
大义凛然,及今诵之,如见其壮颜异色。申涵光曰:“草中狐兔尽何益”二句,即贾生不猎猛敌,而猎禽兽意。
《读杜心解》
讽章(彝)之旨,最为深切。起四句,明提出猎,暗击勤王。次十句,详校猎之事,是题面。……后九句,借军容以讽勤王,是本旨。“老翁”“厌见”,插入自己,生动。……“草中”句,撇开前幅。“不在咸阳”,点醒主题。
《杜诗镜铨》
王阮亭云:一题便是《春秋》书法。(“观成功”)三字便含末意。接入突兀(“飘然时危”句下)。张上若云:以流寓一老,正词督强镇为敌忾勤王之举,真过人胆力,真有用文章。
《昭昧詹言》
前段叙猎,且叙且写,有起棱,有闲情。“飘然”以下一段,转笔如虎,入自己作议,托谕讽谏高远,此作诗归宿。元遗山《赤壁图》,蓝本于此。
《诗法易简录》
(结语)叠一句大声疾呼,沉痛迫切,响彻云霄,必如此方与起笔奔放之势相称。
《十八家诗钞》
微旨以文外曲致出之,故尔妙远。
《唐宋诗举要》
吴曰:文外曲致,以寓微意(“肉味不足”二句下)。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观此是“见羁”而谀之耳(“何为见羁”句下)。使君见此,喜耶?怒耶?必不敢以示之,便不必作(“为我回辔”等句下)。


相关内容11:

冬至菊(明·李梦阳)释义及解释

冬至称贺紫宸殿及德寿宫(宋·杨万里)释义及解释

冬至祠祭(清·郑用锡)释义及解释

冬至祀坟(宋·韩琦)释义及解释

冬至登楼(宋·刘攽)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冬狩行唐杜甫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