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木兰花(般涉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先
2025-09-08

木兰花(般涉调)

宋代  张先  

木兰花  

人意共怜花月满。
花好月圆人又散。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草树争春红影乱。
一唱鸡声千万怨。
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木兰花(般涉调)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木兰花(般涉调)翻译及注释

《木兰花(般涉调)》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先。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共同怜悯花和月充满了人们的情感。花美月圆,而人们却散开了。欢乐的情感随着远云空飘散,过去的事情如同幽梦一般消散。草木争相绽放红色,映照出混乱的影子。一声鸡鸣中包含了千万的怨恨。任凭时间过得再慢,也不能再增加多少长久。我们何时才能抬头去看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花和月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共同怜悯的情感。诗中描述了花美月圆的景象,但人们却散开了,这可能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疏离。欢乐的情感随着远离而消散,过去的事情如同幽梦一般破碎。这里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暗示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遗憾。

诗中提到的草木争春和红色影子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蓬勃生机和繁荣景象。一声鸡鸣包含了千万的怨恨,可能指向人们的不满和愤慨,暗示了社会环境的不公和矛盾。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疑问,他提出了一个反问句,问自己何时才能抬头去看看,似乎在探讨人们是否应该抬起头来,正视现实,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月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折射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木兰花(般涉调)拼音读音参考

mù lán huā bān shè diào
木兰花(般涉调)

rén yì gòng lián huā yuè mǎn.
人意共怜花月满。
huā hǎo yuè yuán rén yòu sàn.
花好月圆人又散。
huān qíng qù zhú yuǎn yún kōng, wǎng shì guò rú yōu mèng duàn.
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cǎo shù zhēng chūn hóng yǐng luàn.
草树争春红影乱。
yí chàng jī shēng qiān wàn yuàn.
一唱鸡声千万怨。
rèn jiào chí rì gèng tiān zhǎng, néng dé jǐ shí tái yǎn kàn.
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


相关内容11:

送贾讷倅眉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宫词二首

阳春曲·闺怨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点绛唇
    眉黛低颦,一声春满流苏帐。却从檀响。渐到梅花上。归卧孤舟,梅影舟前飏。劳心想。岸横千嶂。霜......
  • 征部乐(双调)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祗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
  • 诉衷情
    闲中一篆百花香。袅袅翠□□。低回宛转何似,行路绕羊肠。深竹户,小山房。雅相当。清心默坐,燕......
  • 浣溪沙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
  • 九日酬诸子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诸君才绝世,独步许......
  • 鲁灵光殿赋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