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哀甬东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李邺嗣
2025-09-05

哀甬东

清代  李邺嗣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哀甬东翻译及注释

《哀甬东》是清代诗人李邺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甬东地区的遭遇和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变迁的感叹,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对甬东地区的景物和事件的描写为基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每句诗的分析:

1.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诗人描述了行进的困难和艰辛。"筚栗"指的是一种简陋的车辆,"频吹断"表示车辆频繁出现故障,导致行进困难。"经旬敢一行"表达了诗人坚持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2.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的场景。"巷初投犬吠"表示刚进入街巷,狗吠声开始响起,显示了陌生和不安的感觉。"市稍贺人声"表明当诗人接近市区时,喧嚣的人声让他感到稍微安慰。

3.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伤感和思考。"家在移前尽"意味着诗人离开家乡时,家中的一切已经改变,引发了对过去的怀念。"身从定后惊"表示诗人在移居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惊讶。

4.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太平真足慕"表示诗人对和平安宁的社会状态的向往和渴望。"容易偃柴荆"意味着在太平时期,生活变得轻松和舒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甬东地区的旅行经历,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家乡变迁的忧伤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美好向往。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哀甬东拼音读音参考

āi yǒng dōng
哀甬东

bì lì pín chuī duàn, jīng xún gǎn yī xíng.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xiàng chū tóu quǎn fèi, shì shāo hè rén shēng.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jiā zài yí qián jǐn, shēn cóng dìng hòu jīng.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tài píng zhēn zú mù, róng yì yǎn chái jīng.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相关内容11:

通玄洞

蜡梅

仲弟未归岁晚有怀

点绛唇

小孤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自咏二首
    青春不可再,白发两三茎。得句非诗史,为文学雅成。愁多凭酒散,老至逐人行。开卷无相似,长吁负......
  • 云门寺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
  • 燕京杂诗
    河山元气入残秋,感慨时艰涕暗流。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侯。凤凰可惜供鹰犬,骐骥偏令作......
  • 感旧,集定庵句
    身世闲商酒半醺,亦狂亦侠亦温文。绿珠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琅万轴身。...
  •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戟枝入树带春莺,坐看边烽雨后清。万卷每同袁伯业,千杯不让郑康成。山程易逐登临屐,月夜常闻函......
  • 感怀二十首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