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之仪
2025-09-06

清平乐

宋代  李之仪  

宋词三百首  豪放  登高  抒怀  

仙家庭院。
红日看看晚。
一朵梅花挨枕畔。
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
天涯无限思量。
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清平乐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清平乐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之仪。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仙家庭院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日看看晚。
夕阳逐渐西斜。

一朵梅花挨枕畔。
一朵梅花开在枕边。

玉指几回拈看。
玉手几次摘取欣赏。

拥衾不比寻常。
拥有这样的香梅花并非寻常。

天涯无限思量。
思念之情无边无际。

看了又还重嗅,
看过后,再次闻嗅,

分明不为清香。
明明是因为其他原因,而非梅花的清香。

诗词的译文:

红日看看晚。
夕阳逐渐西斜。

一朵梅花挨枕畔。
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

天涯无限思量。
看了又还重嗅,
分明不为清香。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仙家庭院的景象。诗词开篇以红日的西斜和夕阳的映衬,展示了夜晚的临近和渐渐来临的宁静。接着,诗人描述了一朵梅花开在枕边,梅花清雅的形象与庭院的宁静气息相得益彰。诗人用"玉指几回拈看"来描绘自己对梅花的欣赏和爱护,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和珍视之情。诗词表明了这朵梅花并非寻常,它的存在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天涯无限思量,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的地方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揭示了梅花的香气并非其主要魅力所在,而是其他更加深刻的意义。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梅花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遥远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清平乐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乐

xiān jiā tíng yuàn.
仙家庭院。
hóng rì kàn kàn wǎn.
红日看看晚。
yī duǒ méi huā āi zhěn pàn.
一朵梅花挨枕畔。
yù zhǐ jǐ huí niān kàn.
玉指几回拈看。
yōng qīn bù bǐ xún cháng.
拥衾不比寻常。
tiān yá wú xiàn sī liang.
天涯无限思量。
kàn le yòu hái zhòng xiù, fēn míng bù wéi qīng xiāng.
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相关内容11: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

菩萨蛮(咏足)

醉厌厌(南歌子)

踏莎行

蝶恋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满江红
    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谩回首、青山无数,笑人劳碌。山下粉粉梅落粉,渡头淼淼波摇绿。想......
  • 忆秦娥
    蹄踏遍曲江花。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茸茸细草承香车。金鞍玉勒......
  • 小重山
    楼上风和玉漏迟。秋千庭院静,百花飞。午窗才起暖金卮。匀面了,阑畔看春池。何事苦颦眉。碧云春......
  • 水龙吟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 河满子
    草草时间欢笑,厌厌别后情怀。留下一场烦恼去,今回不比前回。幸自一成休也,阿谁教你重来。眠梦......
  • 阮郎归(茶词)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