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海阳十咏·切云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7-16

海阳十咏·切云亭

唐代  刘禹锡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海阳十咏·切云亭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海阳十咏·切云亭翻译及注释

《海阳十咏·切云亭》是唐代刘禹锡的一首诗。诗中以描写亭子和周围景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从切云亭的视角描述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如树林的烟雾被亭子破开,可见石潭的空水。波浪摇动着杏梁,阳光透过松林洒在碧瓦的窗户上。亭子隔开了水面,增添了岛屿的别样景致,带状的桥就像是断裂的彩虹。作者品味了这些美景,并使其完美地融入到自己的视野中。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通过精细的描写,准确地展现了切云亭及其周围的景色,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那蓝天白云、碧波荡漾的美丽景色。

2. 细腻的意象描绘: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将景色与声音、光影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将九疑南面的美景尽收眸子之中,凸显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总体来说,《海阳十咏·切云亭》通过精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色,引发读者对美的思考与欣赏。同时,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诗歌抒发出来,为读者带来了愉悦的阅读体验。

海阳十咏·切云亭拼音读音参考

hǎi yáng shí yǒng qiè yún tíng
海阳十咏·切云亭

jiǒng pò lín yān chū, fǔ kuī shí tán kōng.
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bō yáo xìng liáng rì, sōng yùn bì chuāng fēng.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
gé shuǐ shēng bié dǎo, dài qiáo rú duàn hóng.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jiǔ yí nán miàn shì, jǐn rù cùn móu zhōng.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相关内容11:

曲池洁寒流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吐谷浑西海上为吐谷浑第十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赋得春风扇微和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阳,袅袅逐东风。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绿,桃杏未......
  • 元日陪早朝
    斗柄东回岁又新,邃旒南面挹来宾。和光仿佛楼台晓,休气氛氲天地春。仪籥不唯丹穴鸟,称觞半是越......
  •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风中闻清乐,往往来......
  •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赖寄新珠玉,长吟慰......
  • 送少微上人归德峰
    不负人间累,栖身任所从。灰心闻密行,菜色见羸容。幻世方同悟,深居愿继踪。孤云与禅诵,到后在......
  • 食曲河驿(驿在商邓间)
    晨及曲河驿,凄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