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渔阳将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1

渔阳将

唐代  张籍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渔阳将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渔阳将翻译及注释

《渔阳将》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塞深沙草白,
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
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
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干北,
擒生问碛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时期渔阳将军在北方边境的战事。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决心,以及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述了战争场景,给人一种激烈而紧张的感觉。首句“塞深沙草白”直接揭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象,引发读者对战争和边境的关注。接着,“都护领燕兵”表明渔阳将军带领着勇猛的燕兵,准备与敌人交战。

接下来的两句“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揭示了将军与奚族敌人的对抗。将军放火烧毁敌人的帐篷,分散了敌人的力量,同时筑起了汉城,为我方提供了坚实的防御。

下半部分的四句表达了将军在战场上的观察和行动。“下营看岭势”展示了将军在营地下方观察敌方的布局,“寻雪觉人行”则表明将军通过观察敌人的行动来判断敌军的意图和计划。

最后两句“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凸显了将军的意志和决心。将军继续北进,向桑干地区进军,意欲俘虏敌方首领并了解敌军的情况。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场景和将军的行动,展示了将军的英勇和决心,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荒凉。它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描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渔阳将拼音读音参考

yú yáng jiāng
渔阳将

sāi shēn shā cǎo bái, dū hù lǐng yàn bīng.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fàng huǒ shāo xī zhàng, fēn qí zhù hàn chéng.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xià yíng kàn lǐng shì, xún xuě jué rén xíng.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gèng xiàng sāng gān běi, qín shēng wèn qì míng.
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相关内容11:

北郭贫居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一作宿邯郸寄磁州友人)

哭于鹄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劝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律僧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
  • 宛转行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炉气暗裴徊,寒灯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臂幽......
  • 初发道州答崔三连州题海阳亭见寄绝句
    吏中习隐好跻攀,不扰疲人便自闲。闻说殷勤海阳事,令人转忆舜祠山。...
  • 赠姚怤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无人识高韵,荐于天......
  •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君子耽古礼,如馋鱼吞钩。昨闻敬嫂言,掣心东北流。魏博田尚书,与礼相绸缪。善词闻天下,一日一......
  • 衡州早春二首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烟波千万曲,不辨嵩阳道。病肺不饮酒,伤心不看花。惟惊望乡处,犹自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