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病中即事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炎
2025-07-22

病中即事三首

宋代  王炎  

块坐小窗下,檐牙乌鹊语。
飞飞去复去,绕树鸣不已。
料汝必不误,顾我亦何喜。
恐有行人来,未知谁氏子。

病中即事三首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病中即事三首翻译及注释

《病中即事三首》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即事三首》

块坐小窗下,
檐牙乌鹊语。
飞飞去复去,
绕树鸣不已。
料汝必不误,
顾我亦何喜。
恐有行人来,
未知谁氏子。

译文:
我病中坐在小窗下,
檐牙上的乌鹊相互交谈。
它们飞来飞去,
绕树鸣叫不停。
我预感你们必定不会错过这一幕,
但我却无法感到喜悦。
恐怕有行人即将到来,
却不知道是谁的子弟。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病中的景象为写作背景,通过描绘窗前的乌鹊和猜测行人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在疾病的困扰下的内心感受和思绪。

首先,诗人坐在小窗下,静静观察着窗外的乌鹊。乌鹊是常见的鸟类,它们在檐牙上交流着鸣叫,形成一种和谐的声音。这景象与作者病中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乌鹊的自由飞翔和欢快的叫声与作者的病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作者身处病榻的痛苦和无奈。

其次,诗中的"料汝必不误,顾我亦何喜"表达了作者对乌鹊的期望和自己的无奈。作者预感乌鹊们不会错过任何细节,包括行人的到来,但他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喜悦。这种对外界的关注和期待,与作者内心的病痛和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的身体状况限制了他的行动和心情,使他对外界的关注带来的喜悦感到不真实。

最后,诗的结尾"恐有行人来,未知谁氏子"给人一种悬而未决的感觉。作者猜测可能有行人即将到来,但却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身份和来意。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整首诗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和悬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总的来说,王炎的《病中即事三首》通过描绘窗前的乌鹊和猜测行人的到来,以及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病中的孤独和苦闷,打动人心。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病中即事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zhōng jí shì sān shǒu
病中即事三首

kuài zuò xiǎo chuāng xià, yán yá wū què yǔ.
块坐小窗下,檐牙乌鹊语。
fēi fēi qù fù qù, rào shù míng bù yǐ.
飞飞去复去,绕树鸣不已。
liào rǔ bì bù wù, gù wǒ yì hé xǐ.
料汝必不误,顾我亦何喜。
kǒng yǒu xíng rén lái, wèi zhī shuí shì zi.
恐有行人来,未知谁氏子。


相关内容11:

题秋山图

用元韵答载簿

秋日山所见野花

夜宿闵滩下

雨后继成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尚书挽诗
    魏国扶天力,荆州贯日忠。堂堂惟此老,凛凛尚英风。地寄陪京重,名加秘殿隆。望徒高四海,身不到......
  • 到城南园瞻南轩先生遗像
    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六学妙经纶,未试百......
  • 汪秘校携诗并雪月二赋相访次其韵
    自从就食寄他州,不到乡关近十秋。文采谁能如象齿,交游今乃见龙头。携诗过我情何厚,落笔惊人语......
  • 游南山寺题澹轩
    云根露奇怪,上有青莲宫。轩窗极净丽,疑人县壶中。凭槛俯寒流,披襟纳清风。跏趺坐少定,滞念冰......
  • 公无渡河
    黄河浩浩不可航,腰壶欲渡何其狂。妪挽翁衣愿无渡,忠爱深言反逢怒。河流滔滔翁溺死,老妪搏膺泪......
  • 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雪亭
    竹窗环佩声珑玲,开窗不见山眉青。玉妃翦水堕花片,龟手入袖肤粟生。紫茵锦幕燎炉炽,不知酒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