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9-11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宋代  方岳  

解颐鼎鼎得匡来,净洗诗脾万古埃。
何以报君青玉案,谁其醑我紫霞杯。
此生只可夸耕墅,小藁曾经到讲台。
富贵自嫌吟骨瘦,底须雌甲问河魁。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翻译及注释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颐鼎鼎得匡来,
净洗诗脾万古埃。
何以报君青玉案,
谁其醑我紫霞杯。
此生只可夸耕墅,
小藁曾经到讲台。
富贵自嫌吟骨瘦,
底须雌甲问河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生平感悟和人生态度。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品德高尚的匡扶社稷的赞美和对诗歌的洗涤和净化的追求。他思考着如何以自己的诗词回报朋友的赏识和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成就和享乐提出了深思。

赏析:
这首诗词的第一句“解颐鼎鼎得匡来”,描绘了作者通过匡扶社稷而得到的荣耀和尊重,颐指君王的脸颊,鼎鼎表示威严和尊重,匡来指作为匡扶者的功绩。接着,“净洗诗脾万古埃”,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追求和洗涤的愿望,希望他的诗词能够经久不衰,留传后世。

接下来的两句“何以报君青玉案,谁其醑我紫霞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青玉案和紫霞杯都是珍贵的器物,作者希望用自己的诗词回报朋友的赏识和友情。

接着,“此生只可夸耕墅,小藁曾经到讲台”,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劳动的肯定。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在自己的农田里耕种,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不是追逐富贵和名利。

最后两句“富贵自嫌吟骨瘦,底须雌甲问河魁”,表达了作者对富贵和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富贵并不是人生的追求,而是对自己的诗词才华和品德的怀疑。雌甲和河魁都是龙的形象,表示对高才华和高品德的追求和期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匡扶社稷、追求诗歌境界和对友情、劳动和高尚品德的思考。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寄寓了作者对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追求的理解和追求。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hāng tài bó qiān jiàng chéng bù rù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jiě yí dǐng dǐng dé kuāng lái, jìng xǐ shī pí wàn gǔ āi.
解颐鼎鼎得匡来,净洗诗脾万古埃。
hé yǐ bào jūn qīng yù àn, shuí qí xǔ wǒ zǐ xiá bēi.
何以报君青玉案,谁其醑我紫霞杯。
cǐ shēng zhǐ kě kuā gēng shù, xiǎo gǎo céng jīng dào jiǎng tái.
此生只可夸耕墅,小藁曾经到讲台。
fù guì zì xián yín gǔ shòu, dǐ xū cí jiǎ wèn hé kuí.
富贵自嫌吟骨瘦,底须雌甲问河魁。


相关内容11: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雪后梅边

瑞鹤仙 寿丘提刑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之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寒烟吹雁不成行。...
  • 渔父词
    晚晴铺网占鸥沙,各自分鱼就酒家。洞品醉眠船正暖,碧桃流出两三花。...
  •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吾心如铁石,命则薄於纸。藉口见古人,则亦赖有此。...
  • 道中
    山寒苦厌连宵雨,溪滑顿添兼尺水。舆行两驿费十程,篷卧一篙余百里。世事乘除类如此,人生俯仰知......
  • 送荔子方蒙仲
    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老天不与诗为地,却欠闽中住一番。...
  • 南窗偶书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归哉夜窗雨,喜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