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9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宋代  陆游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学者称孔墨,为国杂伯王。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
默默世俗间,汝职无乃旷。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翻译及注释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学者称孔墨,为国杂伯王。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
默默世俗间,汝职无乃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和思考。他觉得洙泗(指古代的两个大河)已经远去,儒术(指儒家学说)也已经失传。学者们只是空称孔子和墨子,而国家却充斥着各种琐碎的事务。作为一个书生,他虽然有所耳闻,但力量微薄,无法发起倡导。他默默地生活在世俗之中,觉得自己的职责是否有些荒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为开头,通过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学说式微的忧虑。他认为学者们只是空谈孔子和墨子的名字,而忽略了实际的国家问题。接着,作者以书生的身份自谦,表示自己虽然有所耳闻,但力量微薄,无法引起变革。最后,他默默地生活在世俗之中,对自己的职责感到迷茫。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思考。他对儒家学说的式微感到忧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作为一个书生的责任和无力感。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拼音读音参考

zá gǎn shí shǒu yǐ yě kuàng shā àn jìng tiān gāo qiū yuè míng wèi yùn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zhū sì rì yǐ yuǎn, rú shù rì yǐ sàng.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xué zhě chēng kǒng mò, wèi guó zá bó wáng.
学者称孔墨,为国杂伯王。
shū shēng xìng yǒu wén, lì báo bù néng chàng.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
mò mò shì sú jiān, rǔ zhí wú nǎi kuàng.
默默世俗间,汝职无乃旷。


相关内容11:

残春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泛舟观桃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晚寓叹
    幽梦鸡呼觉,孤愁雨滴成。天高那可问,年往若为情?孱虏犹遗育,神州未削平。登高西北望,衰涕对......
  • 出游归卧得杂诗
    眼明未了观山债,力在犹能涉水行。莫笑轩然夸老健,身存终胜得浮名。...
  •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
    路拥新霜叶,溪余旧涨沙。栖乌初满树,归鸭各知家。世事元堪笑,吾生固有涯。南村闻酒熟,试遣小......
  • 铭座
    天下本无事,庸人实扰之。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滋。人生快意事,噬脐莫......
  • 初春杂兴
    问途来野店,秣蹇憩山邮。何处无诗思,平生惯旅愁。翩翩下鸥鹭,点点散羊牛。传入王孙画,千金未......
  • 闻雁
    霜高木叶空,月落天宇黑。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江湖稻粱少,念汝安得食?芦深洲渚冷,岁晚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