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丰
2025-07-16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宋代  曾丰  

往年休叹去駸駸,只数今年且十旬。
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
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
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翻译及注释

诗词:《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往年休叹去駸駸。
只数今年且十旬,
稚绿已争欺旭暑,
老红犹强护畸春。
水平似面因风皱,
山远如眉得雨颦。
物态到前长是笑,
不知物态总关身。

【中文译文】
春夏之交,沿途景物令人动容,
不再忧叹去年匆匆而过。
只数今年的时间不过十个旬,
嫩绿的叶片已经与旭日的炎热争相绽放,
老绽红花仍然坚定地保护着独特的春天。
水面平静如同一张因风而泛起的细纹,
远山仿佛一对眉毛因雨而轻蹙。
自然万物的状态对于人们来说长久地是一种笑容,
却不知这种状态总与人的身世息息相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夏交替之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开篇就提到了春夏之交的景物令人触目,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他表示不再忧叹过去的岁月,而是关注眼前的瞬间。诗中的"去駸駸"形容去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暗示岁月易逝。

随后,诗人描述了眼前的景物变化。他提到稚绿的叶片已经嫩绿欲滴,与炎热的夏日竞相绽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红的花朵仍然坚定地保护着春天的独特之美,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机的延续。

接下来,诗人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水面和远山。他将水面比作一张因风而泛起的细纹,远山则像是因为雨水而轻蹙的眉毛。这些描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幻。

最后两句"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思考。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常常给人以欢愉,然而人们却很少意识到自然界的变化与自身的关联。这种观察和思考也可引申为对人生的思考,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快乐与痛苦,却很少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为线索,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抒发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瞬息即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xià zhī jiāo yán tú chù mù
春夏之交沿途触目

wǎng nián xiū tàn qù qīn qīn, zhǐ shù jīn nián qiě shí xún.
往年休叹去駸駸,只数今年且十旬。
zhì lǜ yǐ zhēng qī xù shǔ, lǎo hóng yóu qiáng hù jī chūn.
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
shuǐ píng shì miàn yīn fēng zhòu, shān yuǎn rú méi dé yǔ pín.
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
wù tài dào qián zhǎng shì xiào, bù zhī wù tài zǒng guān shēn.
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相关内容11:

衡阳西溪

万安簿吴公谊实浙余杭人今书满最归欤欲竟投

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

修文立武颂

王俊臣尝从予游己未访别于庐陵群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呈太府曾寺簿
    吾宗昌大是兰溪,况在兰溪最白眉。闯足鹓行初养望,策勋麟阁少须时。中原自古须归正,上策从今要......
  • 比以形字韵诗递送张功甫直阁未报复于本韵中
    桂隐心虽欲谢名,其如德与桂俱馨。研穷诗学杜为史,勘破赋家骚是经。豹变不容藏炳蔚,鸿飞何遽入......
  • 端月上浣
    玄冬连日太阴凝,酝酿开年满意晴。槁植惊春荣意动,孤飞触暖偶情生。心无外慕溪南牧,眼不旁观陇......
  • 庚戌长至稚子杓觅诗赋一篇警之
    芒芒草色木方枯,泱泱乾坤气又嘘。凋岁似吾华发后,稚阳如子妙龄初。冬寒乍热宜磨墨,日短初长好......
  • 候潮钱塘渡
    眼厌纷华久,身离闤闠初。市声方较少,春色况犹余。海沸如中热,山浮若内虚。坐穷消息理,万事付......
  • 赠画工怀玉
    撙斋一味好哦诗,试看传神笔是非。虽得掀髯搜句状,更参会意点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