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菊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6

浣溪沙(菊节)

宋代  苏轼  

抒情  谪居  生活  

缥缈危楼紫翠间。
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浣溪沙(菊节)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菊节)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菊节)》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缥缈危楼紫翠间,
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
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缥缈的景象,楼阁高耸,紫气和翠色交织。苏轼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欢乐事物的怀念,认为美好的时光难以完全保留和再现。他感叹时光的流逝,怀念往昔,内心感到凄凉。他提到了月亮和菊花,暗示着夜晚的寂静和菊花盛开的季节,而人们的容颜却年复一年地变化。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不知道来年将与谁一同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他通过描绘紫翠间的危楼和菊花的盛开,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强调了时光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难以保留。诗中的"感时怀旧独凄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整首诗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事的更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苏轼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景物和情感,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词既有意境的抒发,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使人不禁陷入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之中。

浣溪沙(菊节)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jú jié
浣溪沙(菊节)

piāo miǎo wēi lóu zǐ cuì jiān.
缥缈危楼紫翠间。
liáng chén lè shì gǔ nán quán.
良辰乐事古难全。
gǎn shí huái jiù dú qī rán.
感时怀旧独凄然。
bì yuè qióng zhī kōng yè yè, jú huā rén mào zì nián nián.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bù zhī lái suì yǔ shuí kàn.
不知来岁与谁看。


相关内容11:

柳含烟

宴清都·连理海棠

相和歌辞·放歌行

渔家傲(冬月)

凤栖梧(牡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
  • 清平乐
    花边柳际,已渐知春意。归信不知何日是。旧恨欲拚无计。故人零落西东,题诗待倩归鸿。惟有多情芳......
  • 海曲书情
    薄游倦千里,劳生负百年。未能槎上汉,讵肯剑游燕。白云照春海,青山横曙天。江涛让双璧,渭水掷......
  • 浣溪沙
    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古今绝唱也。吕居仁诗......
  • 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
  • 西江月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桃蹊李径已成阴。深院莺啼人静。尘世白驹过隙,人情苍狗浮云。不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