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知音者诚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9-12

知音者诚希

唐代  韩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知音者诚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知音者诚希翻译及注释

《知音者诚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作者希望能够找到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知己,而且他内心深处对于与知音分离的忧虑和不舍之情。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清晨时分出行,带着酒壶漫步在明亮的月光下,寓意着他希望与知音共同分享美好时刻,共度人生的旅程。

赏析:
1. 知音之希求: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真挚渴望,这种知音是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共同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知音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情谊。
2. 念子不能别: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与知音分离的忧虑和不舍之情。作者希望与知音始终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分离,共同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
3.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分外出的情景。行行天未晓意味着作者在黎明前出行,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暗示了作者追求知音的决心和执着。携酒踏明月则是一种意境的描绘,作者带着酒壶在明亮的月光下行走,暗示了他希望与知音共同享受美好时刻,把握人生的幸福。

总体而言,《知音者诚希》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清晨和明月意象增添了一种美好的意境,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知音和友谊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知音者诚希拼音读音参考

zhī yīn zhě chéng xī
知音者诚希

zhī yīn zhě chéng xī, niàn zi bù néng bié.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xíng xíng tiān wèi xiǎo, xié jiǔ tà míng yuè.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相关内容11:

涉沅潇

夜琴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植灵寿木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湖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
  • 江亭
    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
  • 偶作二首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寄谢嵇中散,予无甚......
  • 苦寒
    四时各平分,一气不可兼。隆寒夺春序,颛顼固不廉。太昊弛维纲,畏避但守谦。遂令黄泉下,萌牙夭......
  • 少年问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 遣兴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