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寻山僧不遇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22

寻山僧不遇作

唐代  李白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寻山僧不遇作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寻山僧不遇作翻译及注释

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中文译文:

寻山僧不遇

我沿着石径进入红的峡谷,松门紧闭青苔生满。
空荡的台阶上有鸟儿的脚印,禅室里无人开启。
我透过窗户看见白色的拂尘,墙上挂着积尘。
这让我感到空虚和叹息,想要离去却又再次回返。

香云弥漫山间升起,花雨从天而降。
尽管这地方本是寂静的乐土,却能听到青猿哀鸣。
我明了人世间的绝世之事,此地之方的韵味悠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寻找山中僧人的过程,但最终未能如愿。诗人通过描述山径、松门、禅室的状态,表达了一种寂寞和空虚。他透过窗户看见的白色拂尘和挂满尘埃的墙壁,增加了一种荒凉的氛围。诗中反复出现的“空”和“欲去仍裴回”表达了诗人对寻找真理和意义的追求,但却被尘世的琐碎事物所困扰,难以获得满足。最后,诗人提到“青猿哀”,暗示了自然界的哀婉之音,与诗人内心的感叹相呼应。

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寂寥境界的描绘,也有对禅境的追寻和思考。诗中用意象描绘了山间的美景,以及音乐和自然声音的融合,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此外,诗中的反思和思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世界的诗意观察和哲学追问。整首诗以简约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境界。

寻山僧不遇作拼音读音参考

xún shān sēng bù yù zuò
寻山僧不遇作

shí jìng rù dān hè, sōng mén bì qīng tái.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xián jiē yǒu niǎo jī, chán shì wú rén kāi.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kuī chuāng jiàn bái fú, guà bì shēng chén āi.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shǐ wǒ kōng tàn xī, yù qù réng péi huí.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xiāng yún biàn shān qǐ, huā yǔ cóng tiān lái.
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yǐ yǒu kòng lè hǎo, kuàng wén qīng yuán āi.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liǎo rán jué shì shì, cǐ dì fāng yōu zāi.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相关内容11:

漫成二首

塞下

长乐宫

废畦

解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
  • 饯校书叔云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看花饮美酒,听鸟临......
  • 渡汉江(一作戴叔伦诗,题作江行)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
  • 入剑门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征战何年定,家家有......
  • 怀仙歌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馀嚣嚣直......
  • 戏题画山水图歌(一本题下有王宰二字·宰,蜀人)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