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即目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9-09

山中即目二首

宋代  戴复古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山中即目二首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山中即目二首翻译及注释

《山中即目二首》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屋七五聚,
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
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
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
奔走愧儒冠。

中文译文:
茅草搭成的屋子七八间,
河滩上摆放的石头有八九块。
山间的梯田里麦子长得茂盛,
袋子里的石头挡住了溪水的湍流。
村中的老人们养鸡养猪,
孩子们在一旁吃着梨子和栗子。
在这幽静的居所里,我享受着乐趣,
但我感到自己的行走不如儒冠之士那样高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山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身份与行为的反思。

诗中的茅屋、沙汀、梯山和囊石等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环境,以及村庄中的日常生活场景。茅屋和沙汀传递出一种朴素、质朴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梯山上的麦子茂盛,显示了丰收的景象,而囊石挡住溪水的湍流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

诗中提到的父老鸡豚社和儿童梨栗盘,描绘了村庄中老人们的农耕生活和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这些形象展示了人们在简朴的生活中获得的欢乐和满足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反思。他在这幽静的山居中感到满足和快乐,但同时也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足够高尚。作者用儒冠来比喻有修养的人,暗示自己的不足和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山中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传达了作者对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修养。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高尚行为的追求。

山中即目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jí mù èr shǒu
山中即目二首

máo wū qī wǔ jù, shā tīng bā jiǔ qìng.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磬。
tī shān qí mài xiù, náng shí zhàng xī tuān.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fù lǎo jī tún shè, ér tóng lí lì pán.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yōu jū yǒu yú lè, bēn zǒu kuì rú guān.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相关内容11:

朱子昂司户登滕王阁

雁山罗汉寺省王总干之墓待和甫主簿之来

庐陵城外

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

次韵卢申之正字野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
  • 饮中
    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
  • 和韶州许使君令子送别之韵
    诗瘦吾非沈隐侯,五穷相值结为仇。方愁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世道从来三不合,客行何止七......
  • 寄姚楚州
    庸将几误国,流民亦弄兵。康时仗豪杰,了事是功名。车马长淮路,貔貅细柳营。山阳还旧观,并使虑......
  • 玉山章泉本章氏所居赵昌甫迁居于此章泉之名
    兹山自开辟,有此一泓泉。姓自章而立,名因赵以传。源从番水出,地与瑞峰连。寄语山中友,临流着......
  • 玉华洞
    忆昨游桂林,岩洞甲天下。奇奇怪怪生,妙不可模写。玉华东西岩,具体而微者。神功巧穿凿,石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