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王衍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6

读《王衍传

宋代  苏轼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
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读《王衍传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读《王衍传翻译及注释

《读《王衍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非经国武非英,
终日虚谈取盛名。
至竟开门延羯寇,
始知清论误苍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时人对文名的过分追求和对治国方略的忽视的批评。他认为,有些人以文名为荣,却不关心国家大事或具备真正的武艺,整日空谈空论,只追求名利。直到最后,他们的错误行为导致门户大开,外敌侵略,才意识到他们所谈论的清谈论点已经误导了百姓。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观察力,对当时社会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首句“文非经国武非英”直戳时人的弊病,指出一些人只注重文名而忽视国家治理和实际行动。第二句“终日虚谈取盛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他们整日只空谈虚论,追求名声和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是苏轼的警告和讽刺之词。他指出,由于这些人只追求名利,结果导致国家门户大开,外敌侵略。最后一句表达了苏轼的觉醒,他认识到了这些清谈论点的虚假和危害,对人民的误导。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人的批判,揭示了那些追求名利而忽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的愚昧和危害。苏轼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语言,呼吁人们应当关注国家大事,实际行动,而不是只追求虚名和空谈。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社会批判意义,对于人们思考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具有启发作用。

读《王衍传拼音读音参考

dú wáng yǎn chuán
读《王衍传》

wén fēi jīng guó wǔ fēi yīng, zhōng rì xū tán qǔ shèng míng.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
zhì jìng kāi mén yán jié kòu, shǐ zhī qīng lùn wù cāng shēng.
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相关内容11:

题沈氏天隐楼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

记梦(并叙)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梅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二乐榭
    此间真趣岂容谈,二乐并君已是三。仁智更烦诃妄见,坐令鲁叟作瞿昙。(来诗云,二见因妄生。)...
  • 诗二句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 联
    人言卢祀是奸邪,我觉魏公真妩媚。...
  • 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尺宅足自庇,寸田有......
  • 野望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
  • 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