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如梦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9-08

如梦令

宋代  秦观  

如梦令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
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如梦令翻译及注释

诗词:《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
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中文译文:
春天归来的地方在池塘边,
满眼都是飘飞的花瓣和柳絮。
孤独的馆舍静悄悄,
梦中的归路断在月堤上。
心中无所系念,无所牵挂。
帘外传来五更时分的风雨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如梦令》系列中的一首。诗人以池塘春归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春天归来时的景象,满眼的花瓣和柳絮在空中飘飞,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然而,孤独的馆舍却没有人的痕迹,显得异常寂静。诗人用“梦断月堤归路”来形容自己的归途,暗示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离别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无绪。无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所系念和牵挂。他在这个瞬间感受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心中没有了牵挂和纷扰,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一切。

最后一句“帘外五更风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郁和凄凉的氛围。五更时分,风雨交加,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命运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展示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使读者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

如梦令拼音读音参考

rú mèng lìng
如梦令

chí shàng chūn guī hé chǔ.
池上春归何处。
mǎn mù luò huā fēi xù.
满目落花飞絮。
gū guǎn qiāo wú rén, mèng duàn yuè dī guī lù.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wú xù.
无绪。
wú xù.
无绪。
lián wài wǔ gēng fēng yǔ.
帘外五更风雨。


相关内容11:

调笑令 莺莺

荷花

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

题务中壁

病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城被盗得世字
    野人无机心,触事少防卫。所至辄酣寝,屡堕穿窬计。孤亭夜深墨,风死雨初霁。有盗穴壁来,攘取逮......
  • 燕觞亭
    碧流如镜羽觞飞,夏木阴阴五月时。清渭日长游女困,武陵春去落花迟。玉笙吹罢觥筹错,蜜炬烧残簪......
  • 秋词二首
    云惹低空不更飞,班班红叶欲辞枝。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 满江红
    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鲙秋风起。问......
  • 南池
    泛泛池中凫,上下与水俱。不与水争力,所以全其躯,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胡能若云月,浪自惊......
  • 四绝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