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木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2

木末

宋代  王安石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木末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木末翻译及注释

《木末》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末北山烟冉冉,
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成白雪桑重绿,
割尽黄云稻正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通过描写山水间的景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北山的山烟和南涧的水流,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的白雪、桑树、黄云和稻田等元素,象征着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与丰收,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第一句“木末北山烟冉冉”,描绘了北山上缭绕的烟雾,烟雾升腾的形象使人感到山林的静谧与神秘。第二句“草根南涧水泠泠”,形容了南涧流淌的清澈水流,给人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通过对山烟和水流的描绘,作者展示了自然的美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第三句“缲成白雪桑重绿”,用白雪和桑树的形象表达了四季更替的变化。白雪象征冬季的寒冷,桑树的重绿则代表春夏时节的生机勃勃。这种对季节变迁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

最后一句“割尽黄云稻正青”,描绘了丰收的稻田和金黄的云霞,传递出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丰富。黄云和青稻的对比,凸显了丰收的景象,并寓意着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它给人以宁静、舒适、生机勃勃的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

木末拼音读音参考

mù mò
木末

mù mò běi shān yān rǎn rǎn, cǎo gēn nán jiàn shuǐ líng líng.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
qiāo chéng bái xuě sāng zhòng lǜ, gē jǐn huáng yún dào zhèng qīng.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相关内容11:

梦长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三吴王猎场

竹窗

不到太初兄所居遂已十年以诗攀寄

答冲卿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车螯二首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又尝怪其壳,有功不......
  • 书何氏宅壁
    有兴提鱼就公煮,此言虽在已三年。皖灊终负幽人约,空对湖山坐惘然?...
  •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四——後苑详定书怀
    文墨由来妙禁中,家传岂独赋河东。平生听想风声早,数日追随笑语同。御水新如鸭头绿,宫花更有鹤......
  • 既别羊王二君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
    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冬。与山久别悲匆匆,泽泻半天河汉空。羊王不留行薄晚,酒肉从容追......
  • 壬子偶题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 怀旧
    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