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2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

宋代  陈与义  

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却携藜杖更来游。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翻译及注释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中日食三斗尘,
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
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
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
却携藜杖更来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方城与亲兄弟共聚于心远亭的情景。诗人身处旅途中,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转,他在北方离开,又经过南方,如今已是新的一年。他与兄弟们在亭中短暂停留,共享一杯酒,心灵相通,品味着相同的人生体验。山上的云气持续整日,竹林吹拂的声音没有辜负秋天的美景。诗人对明年的人生旅途充满疑虑,但他仍然带着藜杖,准备再次出发,继续游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和人生感悟。诗人在客居他乡的旅途中,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替。他与亲兄弟共聚于心远亭,一起品味酒,彼此心灵相通,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诗中的博山云气和竹林的声音,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秋天的喜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不确定,诗人带着藜杖再次出发,意味着他对未知的探索和追求。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抒发了诗人身世之感,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由的追求,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共鸣。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chéng péi zhū xiōng zuò xīn yuǎn tíng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

kè zhōng rì shí sān dòu chén, běi qù nán lái le jīn suì.
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zàn shí tíng zhōng yī bēi jiǔ, yǔ xiōng tóng zōng fù tóng wèi.
暂时亭中一杯酒,与兄同宗复同味。
bó shān yún qì zhōng rì liú, zhú jūn xiāo xiāo bù fù qiū.
博山云气终日留,竹君萧萧不负秋。
shì lù míng nián tǎng wú gù, què xié lí zhàng gèng lái yóu.
世路明年傥无故,却携藜杖更来游。


相关内容11:

山路晓行

送熊博士赴瑞安令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送王因叔赴试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赴陈留二首
    马上摩挲眼,出门光景新。雅鸣半陂雪,路转一林春。旧岁有三日,全家无十人。平生鹦鹉盏,今夕最......
  • 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
    迳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
  • 钱东之教授惠泽州吕道人砚为赋长句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余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汙缣楮。岂如此瓦凝青膏,冷面......
  • 陵井喻氏岁寒山居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岁月惭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本宫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
  •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静居
    何事当清世,归来咏考槃。近闻新住处,不似在长安。...
  • 西崦道友
    西崦入深窅,幽茅藏隐仙。虚窗画云篆,净几校灵编。绝巘耸玉干,危岩泻珠涎。相留饭青{左饣中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