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9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

宋代  司马光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翻译及注释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夏末秋初的景象和心情。作者疲倦于炎热的夏季,长时间没有去欣赏园圃的景色。雨后的秋天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红叶上长出了紫色的梨子。作者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不再受到外界的束缚。他不知道周围的环境是否卑贱,也不愿效仿世俗的风气,而是选择在菊花枝边品酒。登上高处,已经可以陶醉其中,四野间青云低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夏季的疲倦和对秋天的期待。雨后的秋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红叶上的紫梨增添了一抹色彩。诗中的"形骸得萧散"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舒适和自由,不再受到束缚。作者以"把酒须菊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选择在菊花枝边品酒,显示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追求高雅的态度。最后,作者登高远望,感叹四野间青云低垂,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wú chōng qīng qiū yì sì shǒu kuī lí bēi zhī chuí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

duān jū juàn fán shǔ, yuán pǔ jiǔ bù kuī.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yǔ yú qiū qì xīn, hóng yè shēng zǐ lí.
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
xíng hái dé xiāo sàn, bù zhī huán dǔ bēi.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hé néng xiào liú sú, bǎ jiǔ xū jú zhī.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dēng gāo yǐ kě zuì, sì yě qīng yún chuí.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相关内容11:

同君倚过圣俞

赠学仙者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追和张学士从沂公游广固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春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繁华非我物,随意任......
  • 首夏二章呈诸邻
    烛烛久旱天,飒飒昨宵雨。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勿笑盘蔬陋,时来一......
  • 送张景游知邵武军
    闽领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
  • 二十七日邀子骏尧夫赏西街诸花
    今年节物非常晚,春尽西街花尚多。试问二三真率友,小车篮异肯重过。...
  • 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还人缣缃用,尤资笔墨精。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聊用飞军檄,何愁楯......
  • 送冷金笺与兴宗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寒谿漱其间,演漾清且深。工人剪稚麻,捣之白石砧。就豀沤为纸,莹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