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感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8

感春

宋代  司马光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
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
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
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感春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感春翻译及注释

《感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
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
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
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气息充盈着整个庭院,衡门紧闭,意味着作者对外界的封闭和自我沉思。

接着,诗中的“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疑问。波头白色,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消逝,而柳眼青翠,代表着生机和希望。作者在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然后,诗中的“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荣辱得失的看法。荣耀和失败都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悲欢离合也像醉酒一样短暂。作者认识到这些都是短暂的,不应过于执着。

最后,诗中的“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超脱态度。作者认为繁华并不属于自己,可以随意地飘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自由和超脱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强调了超脱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感春拼音读音参考

gǎn chūn
感春

jī huà mǎn chūn tíng, héng mén yǒng shū jiōng.
积划满春庭,衡门永书扃。
bō tóu hé shì bái, liǔ yǎn wèi shuí qīng.
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
róng luò fú yún dù, bēi huān shú zuì xǐng.
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
fán huá fēi wǒ wù, suí yì rèn piāo líng.
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相关内容11: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同君倚过圣俞

赠学仙者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首夏二章呈诸邻
    烛烛久旱天,飒飒昨宵雨。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勿笑盘蔬陋,时来一......
  • 送张景游知邵武军
    闽领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
  • 和复古小园书事
    饱食复闲眠,风清雨霁天。叶深时坠果,岸曲乍藏莲。波面秋光净,林梢夕照鲜。东家近亦富,满地布......
  •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窥梨卑枝垂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何能效流俗,把酒须......
  • 二十七日邀子骏尧夫赏西街诸花
    今年节物非常晚,春尽西街花尚多。试问二三真率友,小车篮异肯重过。...
  • 奉同道矩始平公惠砚
    爵台今已倾,飘瓦出芜城。还人缣缃用,尤资笔墨精。相君怜古物,白史擅书名。聊用飞军檄,何愁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