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行吟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7

行吟二首

宋代  梅尧臣  

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
附缘与出入,安可责於斯。
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
远迟必有报,细大必有期。
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

行吟二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行吟二首翻译及注释

《行吟二首》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吟二首

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
附缘与出入,安可责於斯。
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
远迟必有报,细大必有期。
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

中文译文:

在蚁橘林下安放,正是结果的时候。
附着缘分,随缘而来去,怎能责备它呢?
养大事物不必过于纠结于细节,让其自由发展不必太过急躁。
迟早会有回报,大小事物都有各自的时机。
豢龙的家族啊,请停止争斗,最终会分辨出真假的龙和蛟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事的对比,表达了一种随缘而行的态度和人生哲理。诗中以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这一景象为引子,比喻人生中的种种事物正在经历着成长和结果的过程。作者认为,人与事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无法完全掌控,因此不应对其过于苛责。

诗中提到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表明作者主张顺其自然,不过于纠结于琐碎的细节,也不要过于急迫。作者认为,顺其自然的发展过程中,迟早会有回报,大小事物都有各自的时机和发展规律。

最后两句“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表达了作者对争斗和纷争的反思。豢龙指的是豢养龙的人,他们争斗不休,最终也无法分辨真假的龙和蛟螭。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中的争斗和纷争的批判,呼唤人们停止争斗,放下成见,寻求真正的区分和认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呼唤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珍惜缘分,不要过于执着于细枝末节的事物,而是要顺势而为,在等待和耐心中等待回报和成就的到来。

行吟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xíng yín èr shǒu
行吟二首

zhì yǐ jú lín xià, zhèng zài jiē shi shí.
寘蚁橘林下,正在结实时。
fù yuán yǔ chū rù, ān kě zé yú sī.
附缘与出入,安可责於斯。
yǎng dà bù wèn xì, shǐ yuǎn bù wèn chí.
养大不问细,使远不问迟。
yuǎn chí bì yǒu bào, xì dà bì yǒu qī.
远迟必有报,细大必有期。
xiū zāi huàn lóng shì, zhōng zì biàn jiāo chī.
休哉豢龙氏,终自辨蛟螭。


相关内容11: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

高阳关射亭

题姑苏邵氏园居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渔艇

种药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许都二月杏初盛,公府後园梅亦芳。因思江南花最早,开时不避雪与霜。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
  • 答张令卷
    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颠倒文字间,使吾心......
  • 集英殿赐百官宴以雨放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晚觉微阳透,飞光上......
  • 永叔赠酒
    大门多奇酝,一斗市钱千。贫食尚不足,欲饮将何缘。岂能以口腹,屈节事豪权。闭户饱於齑,作诗涌......
  •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五秋香亭
    高轩盛丛菊,可以泛绿樽。余甘自同荠,忘忧宁用萱。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独此冒霜艳,芬郁满......
  • 访矿坑老僧
    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瘼贳远公酒,余非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