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唐乐府十首·昆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驾
2025-09-08

唐乐府十首·昆山

唐代  刘驾  

肯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唐乐府十首·昆山作者简介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唐乐府十首·昆山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珍贵的玉石在往昔是宝物,昆山现在已经不能超越。如今玉石被当作尘土,昆山却进入中国。即使是白玉也被看作尘土,谁还愿意去爱金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刘驾创作的乐府诗之一。诗中通过对玉石和昆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诗首两句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玉石和昆山之间的关系。昆山作为美丽的山川,曾经被人们视为无法超越的存在,而玉石也被视为珍贵的宝物。然而,在现实中,玉石被当作尘土,昆山也已不再那么特别。这种对比暗示了物事的变迁和人们的观感的改变。

随后,诗人提到了白玉和金银。白玉也被看作尘土,说明了人们对物质的珍贵品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诗人反问谁还愿意去爱金银,表达了对于世俗欲望的质疑,以及对于真正珍贵的东西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物质的贬值和世俗观念的变化,反思了人们对于真正宝贵事物的认识。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对于真正珍贵事物的向往。这种思考和质疑也是唐代文人士人们常常关注的主题之一。

唐乐府十首·昆山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yuè fǔ shí shǒu
唐乐府十首

kěn shí yù wèi bǎo, kūn shān guò bù dé.
肯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jīn shí yù wèi chén, kūn shān rù zhōng guó.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bái yù shàng rú chén, shuí kěn ài jīn yín.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相关内容11:

和人听歌

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

怨歌行

饮酒乐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二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
    兰摧菊暗不胜秋,倚著高楼思莫收。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谁能百岁长闲去,只个孤帆岂......
  • 秋日陪陆校书游玉泉
    共爱泉源异,频来不觉劳。散光垂草细,繁响出风高。沫滞潭花片,沙遗浴鸟毛。尘间喧与闷,须向此......
  • 寄吴融
    一夜秋声入井桐,数枝危绿怕西风。霏霏晚砌烟华上,淅淅疏帘雨气通。君整轮蹄名未了,我依琴鹤病......
  • 送南康姚明府
    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却笑陶元亮,何须忆......
  • 送刘式洛中觐省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
  • 乐游原春望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