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镃
2025-09-04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

宋代  张镃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翻译及注释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诗意:
本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风光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地秀溪和山上的寺庙,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之情。他在望景之际感到惊喜,认为这样的景色超出了他以往听闻的美景。在这幅景色中,村民的生活愉快,鸡犬相闻,人们在田园中快乐地生活。同时,还有风烟弥漫,钓艇在水面上穿梭,增添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尽管天空下起了小雨,但这并没有破坏美景,反而在西方的天空中昭示了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的画面。诗人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他用“地秀溪通邑”和“山高寺矗云”来形容景色的壮丽和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他表达了对美景的惊喜之情,将这样的景色与以往听闻的美景相比较,进一步突显了其独特之处。

诗中的“鸡犬人家乐”揭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欢乐,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快乐的生活。风烟弥漫和钓艇穿梭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中。即使下起小雨,诗人也用“虽雨示西曛”表达了美景不受干扰,夕阳余晖照亮了西方天空的意境。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运用意象的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歌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诗的追求和推崇,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chóu céng wú yì zōng jiào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

dì xiù xī tōng yì, shān gāo sì chù yún.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wàng shū jīng zhà jiàn, jǐng shèng yàn qián wén.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jī quǎn rén jiā lè, fēng yān diào tǐng fēn.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bēn chéng chuán jìng guò, suī yǔ shì xī xūn.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相关内容11:

春晚寺居即事

池边二绝

题王朝英歇驴图

园中口占二首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北
    江北多戎马,江南有战船。艰难吾欲老,辗转夜无眠。归去须三迳,飘零又一年。邻舟听客语,愁绝晚......
  •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秋入冯夷碧殿凉,仙游十万不分行。锦蜺香满烟蒙繖,翠凤光浮露涤裳。...
  • 园步杂兴
    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閒成就万篇诗。...
  • 淳熙已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
    黎庶曾何帝力知,七旬三入刈宁时。春寒谁怕妨花柳,一日东风万国吹。...
  •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无穷属野航。不必再参庞老语,要须先坐接舆狂。青灯渐向韦编熟,白露初添玉......
  •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茅屋烟升正早炊,覆墙高柳涨新枝。飞绵莫便沾泥去,旧爱疎篱雪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