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黻
2025-09-09

宋代  刘黻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月翻译及注释

《月》是刘黻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神的眼睛属于月亮,它在白天和黑夜中不停地运行。愚昧的人们看到月亮时,认为它圆圆的形状时完整时有缺陷,说这个眼睛并不明亮。他们不知道,月亮的光芒照耀了千百年,它如何能分辨出阴晴和朔望呢?那些昏暗、病态和愚蠢的人们,拿月亮来做比喻,只能看到蝇虫在瓶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人们对月亮的误解的批判,表达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们盲目观察的讽刺。

诗中作者将月亮比作天神的眼睛,意味着月亮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神圣的力量和意义。作者提到月亮在白天和黑夜中不停地运行,强调了月亮的永恒存在和不断变化的特性。然而,愚昧的人们却对月亮的形状和特性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它时完整时有缺陷,认为它并不明亮。这里,作者通过对愚昧观念的批判,暗示人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眼界来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表象迷惑。

在下一节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反问:月亮如何能分辨出阴晴和朔望呢?这是对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如何能够具备辨别能力的思考。这一反问旨在引起人们对月亮背后的奥秘和宇宙的壮丽之处的思考。作者通过这个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宇宙和自然的智慧,以及人类对其认知的有限性。

最后一节中,作者以昏暗、病态和愚蠢的人们为象征,将其比喻为看不清事物本质的蝇虫。他们只能在表象的层面上观察事物,并不能洞察事物的内在价值。这种批判意味着作者对于那些没有思考能力,只看表面的人们的不满和嘲讽。

通过这首诗,作者以月亮为媒介,探讨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局限性,以及对愚昧和盲目观察的批判。这首诗通过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呼唤读者以更加开放和深邃的眼界来看待世界,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月拼音读音参考

yuè

tiān gōng shǔ yuè wèi yǎn jīng, xiǎo yè bù xī tiān zhōng xíng.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chī rén xí jiàn yuán fù quē, wèi cǐ yǎn jīng fēi zhǎng míng.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qú sī yī zhào qiān gǔ bái, xī fēn shuò wàng yīn yǔ qíng.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bǐ hūn bìng chī kǔ yíng yíng, yǐ yuè shì zhī yíng zài yīng.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相关内容11:

次韵晓竹

广寒游

南山龙门

和子思弟韵寿母

甥馆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用坡仙梅花十韵·爱梅
    被酒閒凭茗主和,恼人风动不消多。月高片影横窗上,夜半无眠客奈何。...
  • 赠江山人
    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瘠。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谁欤璞辂翁,眼为天......
  •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三首
    仁者竟不寿,世事空悠悠。霜满人洪墓,月寒尊美楼。慈乌千载恨,荐鹗一生休。画史成何事,青山炯......
  • 次酬五羊李子先见寄
    山深万木寂,一片古心枯。昨夜梅花月,相期道不孤。...
  • 汪丞招饮问梅
    把酒问梅开也未,巡檐搜见两三枝。祗缘今岁寒差甚,故比常年花较迟。折向纷华筵畔看,输池冷淡水......
  • 瀛洲行
    神山鼎峙沧海东,瑶池翠水环银宫。朝霞夕霏自今古,飚车羽轮何憧憧。文馆岧峣霄汉立,群贤飞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