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成语 >三顾茅庐意思及出处_三顾茅庐成语解释
2025-07-17

三顾茅庐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 庐,不能写作“芦”。
近义词: 礼贤下士 »
反义词: 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
成语例子: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成语谜语: 刘备请孔明

词语分开解释

三顾 : 1.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茅庐 : 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三顾茅庐

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

国语辞典

汉末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次,才得见。见《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后用以比喻敬贤之礼或诚心邀请。南朝梁.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黄石兵法,宁可再逢,三顾茅庐,无由两遇。」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也作「茅庐三顾」、「草庐三顾」、「三顾草庐」。

三顾茅庐的网络解释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三顾茅庐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追风掣电

指鹿作马

一鳞半爪

楚得楚弓

西方净国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互为表里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
  • 匹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一匹马匹匹配奥林匹克两匹匹敌布匹奥林匹克运动会匹夫三匹几匹单枪匹马四匹奥林匹亚匹兹堡阿司匹......
  • 食租衣税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县官当......
  • 弓影杯蛇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见“弓影浮杯”。 成语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
  • 矩步方行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
  • 蹑影追风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形容速度极快。 成语出处: 《梁书 王僧孺传》:“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