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杂曲歌辞 婆罗门(唐·李益)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0

杂曲歌辞 婆罗门(唐·李益)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杂曲歌辞 婆罗门(唐·李益)
释义
杂曲歌辞 婆罗门(唐·李益)
  押阳韵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评注
《艺苑卮言》
绝句李益为胜,韩翃次之。……“回乐烽前”一宁,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唐诗训解》
起语雄壮悲切,末接便。
《全唐风雅》
此首显说。
《增订唐诗摘钞》
沙飞月皎,举目凄其,下此而闻笳声,安有不思乡念切者。
《唐诗笺注》
李君虞绝句,专以此擅场,所谓率真语,天然画也。
《历代诗法》
如空谷流泉,调高响逸。
《网师园唐诗笺》
蕴藉宛转,乐府绝唱。
《诗法易简录》
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耐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
《唐绝诗钞注略》
首二句写景,已为“望乡”二字钩魂摄魄,是争上流法,亦倒装法。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
高格、高韵、高调,司空侍郎所谓“反虚入浑”者。下“天山雪后海风寒”一首,佳处正同。
《诗境浅说续编》
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句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万静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李诗又有《从军北行》……意境略同。但前诗有夷宕之音,北征诗用抗爽之笔,均佳构也。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
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相关内容11:

杂曲歌辞 太平乐(唐·白居易)释义及解释

杂曲歌辞 太平乐(唐·王涯)释义及解释

杂曲歌辞 太平乐(唐·张仲素)释义及解释

杂曲歌辞 太和 第四(唐·不详)释义及解释

杂曲歌辞 太和 第五彻(唐·不详)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杂曲歌辞 婆罗门唐李益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