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挽词的两首,表达了对亡故的友人伯郎中的哀思和赞颂。诗中表现了苏辙对伯郎中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在世时的仁爱品德的赞赏和称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对亡友伯郎中的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品行赞美和哀悼,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敬重。首先,苏辙称赞伯郎中是一个好学之人,他在年轻时就登上科举榜首,显示出他的才华和聪明。其次,苏辙表达了对伯郎中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的赞扬,他是耆旧中最有声望的人物。然而,伯郎中已经去世,苏辙对此感到沉痛,他质问谁能够继承伯郎中的风流人物之名。诗中还表达了苏辙对伯郎中高尚品德的敬仰,认为他的精神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中,并世世代代受人景仰。最后,苏辙表达了自己晚年官职不得志的困境和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耻辱,以及对古代廉明官吏和仁爱之人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哀思和赞颂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逝去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和自身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仁爱和廉明品质的推崇和向往。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lì lù tí xíng wáng bó láng zhōng wǎn cí èr shǒu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hào xué xiān xiāng dǎng, dēng kē fù miào nián.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shuí wèi qí jiù chuán, zuì chù jìn shēn xiān.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lún xiè jīn wáng yǐ, fēng liú shú jì yān.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hún guī shí lǐ shè, shì shì yǎng rén xián.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wǎn suì guān réng kùn, zhōng shēn chǐ zì yán.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lián míng hàn xún lì, rén ài zhèng gōng sūn.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chì xiàn cháo chēng mái, héng shān dé gòng zūn.
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
yuǎn rén yīng bà shì, chǔ chù yǒu yí ēn.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相关内容11: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八功德泉

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斋户部右曹元日赋三绝句

大雪三绝句

杂兴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试院唱酬十一首 试罢后偶作
    重门闭不开,乌鸟相呼乐。晨晖转帘影,微风响松末。喧哗适已定,寂历方有觉。人生竟何事,外物巧......
  • 戏题三绝
    遍地花钿叹百年,苍颜白发意凄然。回头笑指此郎子,破贼将来知有天。...
  • 岁莫二首
    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
  • 游景仁东园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百草招生意,乔松解......
  •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坐曹温尔夸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
  •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白发熙宁老诤臣,凛然心胆大于身。吾侪坐看冯唐去,谁起云中废弃人。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