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仙游潭五首·北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12

仙游潭五首·北寺

宋代  苏辙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仙游潭五首·北寺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仙游潭五首·北寺翻译及注释

《仙游潭五首·北寺》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北寺的景色和作者对此地的感慨。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诗意:
诗中描述了北寺的景色和作者对北寺的情感。北寺与潭南相比,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作者仍然多次来到这里,丝毫不感厌倦。北寺的荒凉景象增强了作者对客人的思念,同时也让作者觉得自己的贫病之身与寺中的僧人相比显得惭愧。饮用北寺的水,寒冷得难以忍受,这与传说中的栢子水相比,有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北寺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北寺与潭南相比,没有特别之处,但作者仍然多次来到这里,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钟情。北寺的荒凉景象和作者的贫病之身形成了对比,显示出作者内心的自省和忧伤。作者对北寺的描述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的"栢子甘"是指传说中的栢子水,传说这种水能够让人忘却烦恼,带来甘甜和满足。通过与北寺的水相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北寺景色的感慨和情感,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对高尚境界的向往。

仙游潭五首·北寺拼音读音参考

xiān yóu tán wǔ shǒu
仙游潭五首

jūn kàn tán běi sì, hé yòng jiǎn tán nán.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bú dào hái néng zhǐ, chóng lái dú wèi yàn.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huāng liáng zēng kè sī, pín bìng jué sēng cán.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yǐn shuǐ hán nán rěn, shuí yán bǎi zi gān.
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相关内容11:

过豫章

赠吴子野道人

癸未生日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

宋城宰韩秉文惠日铸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四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烦恼虽云消,凛然终......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
    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 次韵子瞻梳头
    水上有车车自翻,悬溜如线垂前轩。霜蓬已枯不再绿,有客劝我抽其根。枯根一去紫茸茁,珍重已试幽......
  • 西成
    野老端相庆,西成仅十分。寒来多酿酒,客过预留饙。近事姑求饱,远忧要浪闻。一壼真有理,终日得......
  • 送文与可知湖州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深知为郡乐,但畏买茶苦。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九重未明入,百辟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