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10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

宋代  苏辙  

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翻译及注释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共恨春不长,
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
真知世间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短暂的遗憾和对世间恶劣现象的洞察。作者感慨春天的美好常常不长久,宛如刚刚绽放的花朵很快就凋谢落叶。然而,当作者看到洞中的天空时,他深刻地意识到了世间的丑恶和不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短暂性质的感叹和对人世间的痛苦和不幸的洞察。诗中使用了寥寥几个字,却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共同怀恨春天短暂的特性,这种感受与许多人都有共鸣。春天是自然界中美好的季节,然而它的美景往往只是短暂的,稍纵即逝。逡巡就摇落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短暂性。作者通过这种描绘,引发了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出人意料。作者看到洞中的天空后,他真正认识到了世间的恶劣和不公。这里的洞中天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心灵所见。作者通过观察自然的一瞬间,突然开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相,即世间的恶劣和痛苦。这种突然的领悟和对世界的洞察使得诗词更富有哲理和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春天短暂性质的遗憾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美好,同时也要正视世间的恶劣和不公,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去面对生活。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gōng lín shān zhuāng tú qí shí yán huá dòng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延华洞

gòng hèn chūn bù zhǎng, qūn xún jiù yáo luò.
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yī jiàn dòng zhōng tiān, zhēn zhī shì jiān è.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相关内容11:

燕贡士

千叶白莲花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

过豫章

赠吴子野道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後即事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
  • 复病三首
    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今生那有此,宿业未应亡。委顺一无损,力争徒自伤。颓然付一榻,是处得......
  • 江上早起
    晨兴孤舟上,盥濯夜气清。整巾未皇坐,双橹轧已鸣。日出江雾散,江上山従横。区区茅舍翁,晓出露......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九八功德水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烦恼虽云消,凛然终......
  •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四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
  • 仙游潭五首·北寺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饮水寒难忍,谁言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