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08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

宋代  汪元量  

久谓儒冠误,穷愁方弃书。
十年心不展,万里意何如。
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吾曹犹未化,烂醉且穷庐。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翻译及注释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是宋代文学家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久以来我一直说儒冠误我,因为困苦愁绪使我放弃了书本。
十年来我的心境未能展开,千万里的心思又何去何从。
司马归来却无家可归,冯驩出走却有车代步。
我们这些人还没有脱胎换骨,只能醉酒度日,过着贫穷的生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他坦言自己曾经认为儒冠学问误了自己,因为生活的困苦和忧愁让他不得不放弃读书。然而,十年来他的心境一直无法展开,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与此同时,他看到有些人像司马归来一样没有家可归,而另一些人像冯驩出走一样却有车代步。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对自己和他人的处境感到无奈和痛心。他认为自己和同类仍然没有真正改变,只能醉酒来度日,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质朴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生活的思索。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对儒家学问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怀疑,认为它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对自己的不幸境遇感到无奈,同时对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不平等也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通过描绘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的对比,作者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和同类的境况。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关切和同情。他认为自己和同类虽然未能改变现状,却仍在愚昧中度日,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整首诗词透露出作者对世道的不满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它呼应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命运的思索。通过深沉而真实的表达,汪元量成功地将自己的心境与读者产生共鸣,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fāng táng zhào dài zhì jiàn zèng
酬方塘赵待制见赠

jiǔ wèi rú guān wù, qióng chóu fāng qì shū.
久谓儒冠误,穷愁方弃书。
shí nián xīn bù zhǎn, wàn lǐ yì hé rú.
十年心不展,万里意何如。
sī mǎ guī wú wū, féng huān chū yǒu chē.
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wú cáo yóu wèi huà, làn zuì qiě qióng lú.
吾曹犹未化,烂醉且穷庐。


相关内容11: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幽州雪霁翰林诸公分韵得明字

长城外

扬州

闻父老说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成都
    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坐看浮云横玉垒,行观流水盪金沙。巴童栈道骑高马,蜀卒城门射......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一
    邵伯津头闸未开,山城鼓角不胜哀。一川霞锦供行客,且掬荷香进酒杯。...
  • 吴山晓望
    城南城北草芊芊,满地干戈已惘然。燕燕莺莺随战马,风风雨雨渡江船。小儒愁剧吟如哭,老子歌阑醉......
  • 幽州城南江乡园
    幽州城南花满溪,秋千摇颺高复低。吹笙击鼓园之西,金鞍马踏芳草堤。花娘满眼歌声齐,今日烂醉归......
  •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天也今如此,人乎可奈何。台边西子去,宫里北人过。玉树歌方息,金铜泪已多。旌旗遮御路,舟楫满......
  • 钓台
    滩沙叠叠是潮痕,古木苍然叫断猿。此老不干天子贵,故人方讶布衣尊。雨甜春水鱼龙动,风暖寒林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