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

宋代  苏辙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浆去仍回。
新年闻欲相従饮,春酒还须剩作醅。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翻译及注释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歌吹新成百尺台,
青山临水巧崔嵬。
佳人解作回文语,
狂客能鸣掺鼓雷。
撷菊传杯醒复醉,
采菱荡浆去仍回。
新年闻欲相従饮,
春酒还须剩作醅。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美景、描述人物和描绘季节气氛为主题,通过描写新年的欢庆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快乐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宋代流行的七言绝句形式,字数工整,韵律优美。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描绘了百尺台,这是一座高台,歌声和音乐从台上传来,象征着欢庆和喜悦的氛围。

第二句描绘了高山临水,形成了秀丽的景色。巧崔嵬表示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样子,给人以壮观的感觉。

第三句提到佳人,她能够用回文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言辞,这显示了她的才智和机智。

第四句提到狂客,他能够用掺杂鼓雷的方式来鸣奏,这表达了他的狂放不羁和豪迈的性格。

第五句描绘了采菊和传杯的场景,意味着人们在欢庆中采摘菊花,互相传递酒杯,相互祝福。醒复醉表示人们在欢庆中既清醒又陶醉。

第六句描述了采菱和荡浆的场景,人们在快乐中采摘菱莲,划船荡浆,畅快地往返。去仍回表示人们离去后又回到原地。

最后两句表达了新年的氛围,朋友们都聚在一起共同欢庆,需要相互陪伴。春酒还须剩作醅表示应该留下剩余的春酒,继续享受春天的快乐。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欢庆的景象和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表达了对新年和春天的喜爱,并将这种快乐氛围传递给读者。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áng tíng lǎo jì zǐ zhān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

gē chuī xīn chéng bǎi chǐ tái, qīng shān lín shuǐ qiǎo cuī wéi.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jiā rén jiě zuò huí wén yǔ, kuáng kè néng míng càn gǔ léi.
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
xié jú chuán bēi xǐng fù zuì, cǎi líng dàng jiāng qù réng huí.
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浆去仍回。
xīn nián wén yù xiāng cóng yǐn, chūn jiǔ hái xū shèng zuò pēi.
新年闻欲相従饮,春酒还须剩作醅。


相关内容11: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此君亭〈在华藏寺·

郊祀庆成

次韵子瞻游径山

次韵子瞻题仙游潭中兴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悟公清净人,心厌纷......
  • 赠医僧善正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
  •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并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
  •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
  • 车浮
    寒鱼得汕便为家,两两方舟载小车。谋食旋遭芳饵误,求安仍值积薪遮。情存未免人先得,欲尽要令物......
  • 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点检旧游黄石在,扫除诸念白鸥亲。一尊父老囊金尽,三迳松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