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医僧善正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1

赠医僧善正

宋代  苏辙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赠医僧善正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赠医僧善正翻译及注释

《赠医僧善正》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瘴疠之地的遭遇和对一位医僧的赞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医僧善正》

老怯江边瘴疠乡,
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
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
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
曾入南公古道场。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叙的方式,描绘了他身处瘴疠之地时的困境和对医僧善正的敬佩之情。苏辙表达了自己对疾病的厌倦和对安宁寂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医僧善正医术高明的赞赏和对其修行背景的提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苏辙个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瘴疠地区的险恶环境。第一句“老怯江边瘴疠乡”,描述了作者年老的胆怯和对居住在疾病肆虐之地的恐惧。第二句“城东时喜到公房”,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地方能够有一个公房的喜悦和稳定的住所。接下来的两句“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赞美了医僧善正对五脏疾病了如指掌,能够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的两句“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表达了作者对长期的远游生活感到疲倦,渴望安静和宁静。同时,也指出了苏辙自身患病的情况,认为医僧善正的医术可以更好地治愈他的病痛。

最后两句“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提及了医僧善正与苏辙的交往,以及他曾经修行的南岳恒山,表达了作者对医僧善正的钦佩和对其高尚修行背景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在瘴疠之地的困境和对医僧善正的赞赏之情。通过对疾病和安宁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医僧医术和修行背景的描绘,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安宁与治愈的向往,以及对医者的敬佩之情。

赠医僧善正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yī sēng shàn zhèng
赠医僧善正

lǎo qiè jiāng biān zhàng lì xiāng, chéng dōng shí xǐ dào gōng fáng.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lì yán wǔ cáng rú jīng yǎn, yù qù sān péng zì yǒu fāng.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shēn yàn yuǎn yóu ān jìng mò, shù yīn duō bìng gēng shēn zhǎng.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shí shí wéi wǒ tán zūn sù, céng rù nán gōng gǔ dào chǎng.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相关内容11: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踏藕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此君亭〈在华藏寺·

郊祀庆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并叙〉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
  • 送王适徐州赴举
    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
  • 张嘉佑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草庵劣容膝,俯仰拳......
  •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悟公清净人,心厌纷......
  • 次韵王廷老寄子瞻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浆去......
  •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