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17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

宋代  晁补之  

浣溪沙  

帐饮都门春浪惊。
东飞身与白鸥轻。
淮山一点眼初明。
谁使梦回兰芷国,却将春去凤凰城。
樯乌风转不胜情。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是宋代晁补之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帐饮都门春浪惊。
东飞身与白鸥轻。
淮山一点眼初明。
谁使梦回兰芷国,
却将春去凤凰城。
樯乌风转不胜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广陵被召留别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春浪惊起、白鸥轻飞、淮山初露等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人以凄迷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之情。

赏析:
该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意境,通过描绘春浪惊起、白鸥轻飞等景物,展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同时,诗中也融入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其中,“谁使梦回兰芷国,却将春去凤凰城”这句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中,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犹豫。最后一句“樯乌风转不胜情”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法言表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抒怀的情感为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乡土情怀、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奈的体悟。这首诗词在文学价值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guǎng líng bèi zhào liú bié
浣溪沙(广陵被召留别)

zhàng yǐn dōu mén chūn làng jīng.
帐饮都门春浪惊。
dōng fēi shēn yǔ bái ōu qīng.
东飞身与白鸥轻。
huái shān yì diǎn yǎn chū míng.
淮山一点眼初明。
shuí shǐ mèng huí lán zhǐ guó, què jiāng chūn qù fèng huáng chéng.
谁使梦回兰芷国,却将春去凤凰城。
qiáng wū fēng zhuǎn bù shèng qíng.
樯乌风转不胜情。


相关内容11:

江南曲(度新声·三之三)

菩萨蛮(十一之九)

南乡子(咏秋夜)

满江红(寄内)

倒犯(仙吕调新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摊破木兰花(二之一)
    南浦东风落暮潮。祓禊人归,相并兰桡。回身昵语不胜娇。犹碍华灯,扇影频摇。重泛青翰顿寂寥。魂......
  • 一落索(双调·第二)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
  • 早梅芳(牵情·二之二)
    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看鸿惊凤翥,......
  • 丑奴儿
    南枝度腊开全少,疏影当轩。一种宜寒。自共清蟾别有缘。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今夜凭阑。不......
  • 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未便教西洛......
  • 忆仙姿(九之三)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