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义净
2025-09-07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

唐代  义净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作者简介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风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翻译及注释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
终于庵摩罗跋国后。
聊题一绝方便论,
双手高悬八宝火。
时断已惊云雾散,
情牵难息梦魂飘。
不见高僧传灯志,
止泊孤舟途路遥。

中文译文:
道希法师在西域寻求佛法,
最终来到摩罗跋国的庵院。
写下了这首题为《方便论》的诗,
手中握着八宝法器高悬火焰。
此刻时间的断裂已经惊起了云雾,
思念牵引着我的心无法平静,如梦飘渺。
看不到那位高僧传承法灯的志向,
只能在这孤舟上停留,道路漫长遥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僧人义净在西域求法的艰辛经历。他寻求佛法的心愿至今没有达到,感叹自己的困顿和寂寥。诗中表达了僧人对传承佛法的强烈渴望和对艰辛旅程的无奈。诗歌中的意境隐喻着人生的迷茫和徘徊,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平仄工整的七言律诗形式,表达了作者在西域寻求佛法的心路历程。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面对艰险和困境时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传承佛法的渴望。诗歌以僧人的身份展现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将作者独特的心境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以悲壮的篇调渲染了作者在求法旅途中的孤独和苦闷,诗句简短精练,抒情中含蓄,给读者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感触。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拼音读音参考

dào xī fǎ shī qiú fǎ xī yù zhōng yú ān mó luó bá guó hòu liáo tí yī jué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聊题一绝

bǎi kǔ wàng láo dú jìn yǐng, sì ēn zài niàn qì liú tōng.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
rú hé wèi jǐn chuán dēng zhì, kè rán yú cǐ yù tú qióng.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相关内容11:

结素鱼贻友人

送薛重中丞充太原副使

寄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长相思
    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
  • 送李少府之任临邛
    邛南方作尉,调补一何卑。发论唯公干,承家乃帝枝。山长风袅栈,江荫石和澌。旧井王孙宅,还寻独......
  • 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谁是惜暮人,相携送春日。因君过茗舍,留客开兰室。 ——陆士修湿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鹊喜语成......
  • 三不为篇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不为则......
  • 和赵光远题壁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
  • 湘夫人祠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未□湘南雨,知为何处云。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妙鼓彤云瑟,羁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