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怀白阁道侣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07

怀白阁道侣

唐代  贯休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
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
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怀白阁道侣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怀白阁道侣翻译及注释

怀白阁道侣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
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
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译文:
思念寒冷的白阁层,石屋里有两三个僧人。
斜雪扫不尽,饥饿的猿猴的呼唤得到了回应。
悠悠香烟形成了一个字的火焰,敲击的磬声穿过数个冰潭。
最终肯定会相互寻找而去,孤独的忧思久久无法消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贯休对白阁层的怀念和思念,诗中的白阁层是一种建筑,常常用于修行和静思。诗人写道,白阁层中住着几个僧人,他们常常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斜飘着的雪花扫不尽这美丽景象,饥饿的猿猴发出呼唤,回荡在这静谧宁静的地方。香烟飘散形成一个字的火焰,磬声回响在冰冷的潭水之中。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寂静环境的渴望,通过对白阁层和僧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心灵栖息处的思念和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向往。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忧伤也从中透露出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感受的挣扎。

这首诗给人以宁静和怀旧的感觉,透过对自然和内心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寻觅安宁的渴望。同时,诗中通过对白阁层的描述,揭示了诗人对佛教和修行的理解和渴望,展示了贯休作品中充满禅意和哲学思考的一面。

怀白阁道侣拼音读音参考

huái bái gé dào lǚ
怀白阁道侣

hán sī bái gé céng, shí wū liǎng sān sēng.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xié xuě sǎo bù jìn, jī yuán huàn dé yīng.
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
xiāng rán yī zì huǒ, qìng guò shù tán bīng.
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
zhōng bì xiāng xún qù, gū huái jiǔ bù shèng.
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相关内容11:

寄韩团练

上杭州令狐使君

怀香炉峰道人

送僧之东都

鄂渚赠祥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吏部刘相公除东川
    帝念梓州民,年年战伐频。山川无草木,烽火没烟尘。政乱皆因乱,安人必藉仁。皇天开白日,殷鼎辍......
  • 避寇上唐台山
    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莫问尘中事,如今正......
  • 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虽斅忘机者,斯人尚......
  • 寄澜公二首
    小一头应白,孤高住歙城。不知安乐否,何以近无生。烧逼鸿行侧,风干雪朕清。途中逢此信,珍重未......
  • 赠信安郑道人
    貌古似苍鹤,心清如鼎湖。仍闻得新义,便欲注阴符。点化金常有,闲行影渐无。杳兮中便是,应不食......
  • 别卢使君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诗虽曾引玉,棋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