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诉衷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杜安世
2025-09-05

诉衷情

宋代  杜安世  

宋词精选  悼亡  追忆  写景  怀念  

烧残绛蜡泪成痕。
街鼓报黄昏。
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愁永夜,拂香茵。
待谁温。
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消魂。

诉衷情作者简介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诉衷情翻译及注释

《诉衷情》是杜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寂寞之情。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烧尽了蜡烛,泪水刻下了伤痕。
街上的鼓声报告着黄昏。
碧云阻挡了来信,月亮侵入了廊上的门。
愁苦似永夜,拂动着香茵。
等待着谁的温暖。
梦中的兰花憔悴不堪,掷掉的果实凄凉,两地都消磨了心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寂之情。通过描绘烛光烧尽、泪水刻下痕迹的场景,以及鼓声报告黄昏、碧云阻挡来信、月亮侵入门廊等细节,表现出作者心中的忧愁和寂寞。诗中还涉及等待温暖的期盼、梦中兰花憔悴和掷掉的果实凄凉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词的忧伤情绪。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寂寞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起初,烛光烧尽、泪水刻痕的描绘,暗示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街上的鼓声报告黄昏,使气氛更加凄凉。碧云阻挡了来信,月亮侵入了门廊,象征着作者心中的孤寂和无处倾诉的苦闷。

诗中的“愁永夜,拂香茵”表达了作者的无尽忧愁,寓意着长夜的孤寂和心底的苦闷。而“待谁温”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温暖关怀的期盼,希望能有人给予安慰和温暖。

最后,诗中的“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消魂”运用了悲凉的意象,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失望。梦中的兰花憔悴不堪,掷掉的果实凄凉,象征着作者梦想与希望的破灭,以及无法挽回的伤痛。

总之,《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寂寞之情,表达了对温暖和关怀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失望和痛苦的深切体验。

诉衷情拼音读音参考

sù zhōng qíng
诉衷情

shāo cán jiàng là lèi chéng hén.
烧残绛蜡泪成痕。
jiē gǔ bào huáng hūn.
街鼓报黄昏。
bì yún yòu zǔ lái xìn, láng shàng yuè qīn mén.
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chóu yǒng yè, fú xiāng yīn.
愁永夜,拂香茵。
dài shuí wēn.
待谁温。
mèng lán qiáo cuì, zhì guǒ qī liáng, liǎng chù xiāo hún.
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消魂。


相关内容11:

诉衷情

端正好

渔家傲

采桑子

浣溪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临江仙(高平调)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暮尘衰草一番秋。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
  • 浣溪沙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落英飞絮冶游天。南陌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赏心多是酒中......
  • 石鼓诗
    徒我啴啴然。而师旅填然。会同又绎。以左戎障。弓矢孔庶。滔滔是炽。射夫写矢。具夺举(上此下手)......
  • 采桑子
    湘妃浦口莲开尽,昨夜红稀。懒过前溪。闲舣扁舟看雁飞。去年谢女池边醉,晚雨霏微。记得归时。旋......
  • 雨中花令(赠胡楚草)
    近鬓彩钿云雁细。好客艳、花枝争媚。学双燕、同栖还并翅。我合著、你难分离。这佛面、前生应布施......
  • 浣溪沙
    床上银屏几点山。鸭炉香过琐窗寒。小云双枕恨春闲。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那回分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