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太常引 登楼观柳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许有壬
2025-07-21

太常引 登楼观柳

元代  许有壬  

太常引  

云消春气恰和柔。
先到柳梢头。
数日不登楼。
笑青眼、窥人尚羞。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
飞絮便生愁。
尽都变、浮萍去休。

太常引 登楼观柳作者简介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太常引 登楼观柳翻译及注释

《太常引 登楼观柳》是元代许有壬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消春气恰和柔。先到柳梢头。数日不登楼。笑青眼、窥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飞絮便生愁。尽都变、浮萍去休。

译文:

薄云散开,春天的气息柔和而恰到好处。我首先来到柳树的梢头,已有数日未登上楼。看见你笑着的青眼,我窥视你,你也感到害羞。清明节临近了,我已年老,不忍心再承担旅行的劳累。飞舞的柳絮引发了愁绪。一切都在变化,像漂浮的浮萍一样消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展现作者内心的情感,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诗的开篇,作者描述了春天的气息柔和而适宜,薄云散开,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先来到柳树下,数日不上楼的情景。这里的柳树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作者选择停留在柳树下,似乎是为了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守望美好的景色。

诗中提到了作者看见了一个笑着的青眼,也窥视着对方,而对方因此而感到害羞。这里透露出一种羞怯和青春的情感,也展示了作者对年轻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清明节临近,也提到了自己已经年老,不愿再承担旅行的劳累。这里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年龄的感叹和思考,以及对放松和宁静的向往。

最后,诗中描述了飞舞的柳絮引起了作者的愁绪。柳絮是春天的标志,它们的飘荡和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切物事的变迁。这里作者借柳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伤,也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愁思。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和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和对岁月的思考,将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融入其中。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离别的愁绪。整首诗意境深远,流露出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索,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的启迪。

太常引 登楼观柳拼音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dēng lóu guān liǔ
太常引 登楼观柳

yún xiāo chūn qì qià hé róu.
云消春气恰和柔。
xiān dào liǔ shāo tóu.
先到柳梢头。
shù rì bù dēng lóu.
数日不登楼。
xiào qīng yǎn kuī rén shàng xiū.
笑青眼、窥人尚羞。
qīng míng jìn yě, lǎo fū mào yǐ, qí rěn fù chuī yóu.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
fēi xù biàn shēng chóu.
飞絮便生愁。
jǐn dōu biàn fú píng qù xiū.
尽都变、浮萍去休。


相关内容11:

小重山

卜算子

东风第一枝 年来逆境驱驰,不知岁序之有游

沁园春 龙洲先生以此词咏指甲小脚,为绝代

西江月 四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蓦山溪
    一灵真性,二物包囊定。三寸主人翁,四方游、各来邀请。五情六*,七穷总相连,八山耸,九宫深,......
  • 沁园春 以上周咏先据至正集七十九,补许有
    采诗洹水,清秋兴来,不暇求工。致行云流水,虽违高古,亦无浮丽,更有佳人。韶音同韵,芝兰同气......
  • 浪淘沙 晚 过雨
    杨柳弄黄昏。不掩重门。长条尽是旧愁痕。独自倚帘看晚色,无限消魂。风雨小溪浑。春过三分。明朝......
  • 瑞鹧鸪
    修行莫练外容红。只要当中起赤心。从此能生木上火,自然养就水中金。瑶芳宝树同相守,玉叶琼枝共......
  • 苏幕遮
    少烦人,稀赴会。我自无恩,莫把他人怪。廉俭温良身自在。莫追陪,免得常躯债。有钱时,人见爱。......
  • 兰陵王 王彦强以暮春有怀吴中故居之作见示
    锦江绿。长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遥峰翠如簇。羁怀未易触。斜日平原散牧。潘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