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7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

宋代  梅尧臣  

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
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翻译及注释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
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昨天的黄昏与今天的黄昏之间,经历了离别的痛苦和忧愁。他仍然能够感受到离别时女子衣裙的颜色,而这种颜色在他心中依然清晰地存在,就像石榴果实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时间的对比,强调了离别的痛苦是持久的,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他都无法摆脱这种忧愁。诗中的“纵裙色”一词,描绘了女子离别时衣裙的颜色,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眷恋之情。而“石榴”则象征着离别后的思念,它的存在让诗人感到依依不舍。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离别主题的独特理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拼音读音参考

nǐ yù tái tǐ qī shǒu qí sì bié hòu
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

zuó rì rì mù bié, jīn rì rì mù chóu.
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
yóu rèn zòng qún sè, yī yī zài shí liú.
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


相关内容11:

重送

闻语十方琏长老

红梅篇

种碧映山红於新坟

使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小雨
    蛟龙潠白雾,天外细蒙蒙。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稍见斜阳透,西云一......
  • 送梁学士知襄州
    骑吹荆州去,乔林汉水前。乡亭逢故老,牛酒问高年。翠巘临关路,黄柑逐贾船。习家池馆在,宾从与......
  • 送刘比部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侵晓桂旗动,伤离苹渚前。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旧业西河上,归心向......
  • 晚归闻韩子华见访
    门外多车骑,後迹乱前踪。谁识此来过,尘蹄重复重。归有野仆言,恨不故人逢。岂无肴酒设,所向乖......
  • 卫州通判赵中舍
    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况闻别乘至,伫望大河曲。饮罢何以赠,柔条路......
  • 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嗥。鸡先嗥,绝吠獒,岩居林栖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