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楮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镃
2025-09-11

楮衾

宋代  王镃  

霜藤捣出杵声乾,软白同绵一样看。
春借梅花香入梦,雪深茅屋不知寒。

楮衾作者简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楮衾翻译及注释

《楮衾》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通过对细腻自然的描写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温暖和宁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霜藤捣出杵声乾,
软白同绵一样看。
春借梅花香入梦,
雪深茅屋不知寒。

诗意和赏析:
《楮衾》一诗以“霜藤捣出杵声乾”为开头,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杵声与霜藤相呼应的景象。这种声音在冬日里具有独特的韵律感,给人以清新、寂静的感觉。接着,“软白同绵一样看”一句,将柔软的白雪与绵羊的绒毛相比,表现出了雪的柔软和纯洁。

第三句“春借梅花香入梦”,通过春天借用梅花的香气来引入梦境,暗示了作者对温暖、生机的向往。梅花是冬季中最早盛开的花朵,而它的香气却常常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这种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最后一句“雪深茅屋不知寒”将雪的厚度与茅屋的质朴结合在一起,强调了茅屋内部的温暖与安宁。尽管外面的雪深厚冰寒,但茅屋内的人却感受不到严寒之苦,这种对宁静和舒适生活的追求也是作者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温暖和舒适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期待,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引发对温暖和平静生活的共鸣。

楮衾拼音读音参考

chǔ qīn
楮衾

shuāng téng dǎo chū chǔ shēng gān, ruǎn bái tóng mián yí yàng kàn.
霜藤捣出杵声乾,软白同绵一样看。
chūn jiè méi huā xiāng rù mèng, xuě shēn máo wū bù zhī hán.
春借梅花香入梦,雪深茅屋不知寒。


相关内容11:

新晴偶出

寄四明陈楙阳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寿光宫

败荷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采莲曲
    罗裙溅湿鬓云偏,摇落香风满画船。忽忆夜来憔悴梦,怨央正在藕花边。...
  • 三潭印月
    草满咸平古屋基,梅花几度换横枝。黄昏若看一潭月,不出林逋两句诗。...
  • 秦镜
    色带金铜眩怪青,照人心胆已曾灵。铸时便有山东影,不使秦皇见乱形。...
  • 潘山长入括
    为官转多事,行役到寒毡。落日邻州树,西风逆水船。饭牛怀白石,访鹤入青田。我欲看行卷,仙峰雪......
  • 赠快霖
    有客闯东篱,星翁身姓支。快霖为道号,直术不支篱。试与谈灾福,断然无诡随。小溪天下士,持此往......
  • 睡海棠
    费尽胭脂捻得成,杨妃醉后越娉婷。定应梦着三郎事,吹老春风不肯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