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竹山道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嵲
2025-09-09

竹山道中

宋代  张嵲  

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
野老诛茅宁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竹山道中作者简介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竹山道中翻译及注释

《竹山道中》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通过描绘竹山道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忽断开平陆,
鸡犬人烟太古风。
野老诛茅宁有意,
一生身在翠微中。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竹山道为背景,展示了青山的壮美,同时描述了宁静的田园景象,与繁忙的世俗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并通过野老诛茅的形象,表达了对清贫简朴生活的赞美。

赏析:
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山道中的景色,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词语,如“青山”、“平陆”、“鸡犬人烟”等,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其中,“青山忽断开平陆”一句,以青山突然断开的形象,展示了山势的雄伟和壮丽,给人以震撼之感。

在第二句“鸡犬人烟太古风”中,作者通过描绘没有繁忙的世俗景象,突出了竹山道的宁静和淡泊。这里的“太古风”暗示了远离尘嚣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第三句“野老诛茅宁有意”中的“野老”形象是诗中的亮点之一。野老代表了远离尘世的智者形象,他诛除茅草,象征着清除杂念和俗世的纷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纯净心灵的追求。

最后一句“一生身在翠微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状态的满足和珍视。翠微代表了清幽的绿色环境,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山道中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追求宁静、淡泊生活的心境。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野老的形象,表达了对清贫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纯净心灵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内心的宁静,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竹山道中拼音读音参考

zhú shān dào zhōng
竹山道中

qīng shān hū duàn kāi píng lù, jī quǎn rén yān tài gǔ fēng.
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
yě lǎo zhū máo níng yǒu yì, yī shēng shēn zài cuì wēi zhōng.
野老诛茅宁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相关内容11: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

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送郑少卿景望知建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己未生朝谢莘叟兄送梅
    莫笑栽培日月迟,待看老干及孙枝。天将腊去春回首,人与花同雪满颐。万里陇头空故迹,孤山篱落但......
  • 再次前韵六首
    若认诸空犹是妄,莫言众有便非真。今朝试遣木居士,问取头陀庵里人。...
  • 腊梅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黄衣何许仙,窈窕未离房。终期赏心会,未恨冰雪乡。向来脂粉流,睨睥谁......
  • 种植诗
    魏塘草树环佛宫,两春不识花白红。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种木芙蓉。间以寒菊助丰容,新栽黄葵已......
  •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轘辕伊阙两相望,草树离离自郁苍。旧物只余金带枕,夜阑空断九回肠。...
  •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句为十诗
    明月不可涴,有时障氛霾。芙蕖生淤泥,岂必所处佳。老子苦炼藏,释氏多遣排。如欲尽物累,自古谁......